• 22阅读
  • 0回复

战略重点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根本环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08
第5版()
专栏:

战略重点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根本环节
王珏 吴振坤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提出,为了实现两个倍增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在今后二十年内,一定要牢牢抓住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这几个根本环节,把它们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把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确定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十二大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对于实现二十年的战略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正确确定战略重点的重要性
在一定历史时期,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包括为实现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的各种手段以及各种手段之间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交错的矛盾综合体的运动。其中必定有对全局起决定性作用的突出矛盾。对国民经济这个矛盾综合体来说,其中起决定作用的突出矛盾,就成为解决战略目标的各种手段中的根本手段,各个环节中的根本环节,这也就是必须抓住的战略重点。因此,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在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任务中,客观上都会形成一个或几个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选择的主攻方向,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各项措施中的关键部分。因此,战略目标的正确制定,固然是首要的,但战略重点选择得适当与否,对国家经济发展也是关系极大的。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就有这样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我们有由于战略重点选择得适当而取得成功的事例,也有由于选择不当而遭到挫折的事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了奠定工业基础,从而实现当时确定的国家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我们把那些基础性的工业部门(主要体现为156项工程)作为工业化建设的重点,从而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而1957年以后,提出了我国工业在十五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并超过英国的战略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的要求,把钢铁作为工业发展的唯一的战略重点,又提出了“以钢为纲”的战略口号,把钢铁突出到不适当的地步,结果使国民经济的发展遭到严重挫折。这固然首先是战略目标制定上和“大跃进”方式采用上的失误所造成的,但战略重点确定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现实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经济工作中着重克服过去指导思想上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首先抓住农业这个战略重点,恢复和扩大农村社队的自主权,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逐步实行各种形式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同时提高了粮食和其他部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随后又解决了多种经营方针问题,从而使农业面貌很快发生显著变化,由原来的停滞不前变得欣欣向荣。这对于带动整个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的好转,都起了重大作用。
上述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使战略目标的制定是科学的、有根据的、切实可行的,但由于战略重点选择不当,目标也不能得到完满的实现,甚至根本不能实现。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在战略目标制定之后,正确地确定战略重点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正确确定战略重点的主要客观依据
十二大为什么把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确定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这决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这些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都是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今天和未来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全局性、基础性的因素。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首先,粮食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如果吃饭问题解决得不好,连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任何经济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其次,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第三,农业为工业提供巨大的国内市场。第四,农业还为自己和国家积累资金。第五,农业本身的全面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而且还会解决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因此,农业的状况如何,农业的发展快慢,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巩固和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能源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特别是现代大生产所不可缺少的动力。机器的运转、机动车辆的运行、炼钢炼铁、照明等等,都离不开能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因此,能源问题同国民经济息息相关,能源之于经济的发展,犹如粮食之于人的生命。在现时代,能源已成为一个带有战略性的问题。
交通运输是地区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从历史上看,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河川的通航和电报的使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大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在现代的条件下,交通运输的发展更必须与生产和流通的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产专业化和协作,促进生产技术的交流和生产力的合理配置,扩大产品销售和原材料供应,促进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交通运输必须先行一步,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
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在实践中越来越成为强大的推动力量。科学通过物化为技术而形成现实生产力,并体现在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手段诸方面。科学与生产的结合越来越密切了,它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现在,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主要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大。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要有大批的人材,没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材,就没有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同时,现代劳动工具和工艺过程空前复杂,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物化了的科学。这就必然要求它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具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在这样的生产条件下,劳动者的体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作用正在发生变化,其趋势是前者的作用在下降,后者的作用在提高。这就对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越高、生产经验越丰富,生产力水平也越高。一个国家没有训练有素的劳动大军,要达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如果说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那么,教育的大发展大提高可以说是关键的关键。
上述简单分析表明,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在现代经济中处于特殊的地位,起着特殊的作用,它们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转和迅速发展不可缺少而又极为重要的支柱。因而,要在本世纪末实现两个倍增的战略目标,它们在客观上必然成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
解决好战略重点的迫切性
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之所以成为战略重点,还由于实现战略目标对它们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目前我国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长期的、根本性的限制因素。因此,“通观全局,为实现上述经济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农业问题,能源、交通问题和教育、科学问题”。这就是说,从中国现实情况出发,迫切需要解决好这几个战略重点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装备仍然很落后,技术水平不高。在全国耕地中,机械耕种面积还不到50%。化肥施用量,每亩有效成分才十几斤。在全国耕地中,可以灌溉的面积不到一半。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薄弱,许多地区还是靠天吃饭。劳动生产率还比较低,人均占有的农产品数量也比较少。商品经济不发达,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因此,农业的落后状况与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必须牢牢抓住农业这个重点,继续发展当前农业的大好形势。为此,要把农村建立起来的生产责任制继续长期坚持下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继续把粮食生产放在第一位,同时,广开生产门路,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把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同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大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产出日益增多的农产品,以满足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
能源、交通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交通能否得到恰当的解决。目前能源供应十分紧张,运量和运力之间的矛盾极为突出,使不少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使不少流通环节受到阻塞,严重地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能源的开发和交通的建设不仅投资多,而且周期长,所以,能源和交通需要的状况,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改变。必须贯彻执行解决能源问题的正确方针,开发和节约并重,近期要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节约能源不仅要靠产业结构的调整,更重要的还是靠技术改造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必须集中适当数量的资金,进行新油田、新煤田的开发和建设,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能源和交通的建设要结合起来进行,交通还应先行一步。首先要加强铁路和港口的建设,同时也应注意水运、公路以及邮电通讯的建设。要千方百计使交通运输能适应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科学技术就总体来说仍然处于落后状态。工业生产技术大体上相当于经济发达国家五十年代或六十年代初期的水平,有些部门的技术还更落后一些。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落后,消耗很高,效益很差。教育方面,无论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远远满足不了需要。教育质量低,基础教育质量更低,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不发展。科学和教育的这种落后状态,既影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又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要把科学和教育搞上去,必须尽一切努力加强和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培养各种专业人材,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只有我们的科学和教育事业获得巨大的发展,才能成为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强有力的推动力量。
正是由于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的重要性和落后性,才使它们成为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战略重点。毛泽东同志说过:“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60页)只要我们遵循毛泽东同志这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在搞好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牢牢抓住并解决好这几个战略重点,我们就一定能够顺利地实现十二大所制定的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