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活跃的力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10
第2版()
专栏:

活跃的力量
本报记者 田流 张平力
近几年来,昌平县的同志认识到昌平是块“宝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采取公社、大队、生产队“三匹马拉车”的措施,积极发展各种工副业生产。1981年,全县工副业总收入达到1.2亿多元,占农村经济总产值的65%以上。今年上半年社队工副业总收入又比去年同期增长46.6%。这县工副业的发展,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一支活跃力量。
在党的“十二大”召开的日子里,北京市昌平县的广大干部、群众在热烈议论着这样一个话题:党中央号召到本世纪末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昌平县怎么办?人们的回答是:三年就让它翻一番。很多干部和群众用近几年的事例,一再向记者说明,这种信心是有根据的,是完全有把握的。
经过十多天的调查访问,我们感到他们的信心,是来自他们过去三年的实践,来自他们为全县经济更迅速发展打下的基础。特别是他们发展工副业方面的成就,使我们看到了昌平更加富裕美好的明天。1981年,昌平县工副业总收入1.2亿多元,占农村经济总产值的65%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县社队工副业的总收入又比去年同期增长46.6%。照这种速度干下去,三年后仅工副业的经济实力就相当可观了,何况它还是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的巨大动力呢!(一)
外地来昌平县参观的人心里总揣着一个谜:这几年,国家经济调整,不少地方的社队工副业或是无原料,或是无销路,发展速度有所减慢,为什么这里偏偏在增长?这种增长速度能维持多久?昌平人是不瞒自己的“家底”的,他们说起全县的社队工副业,如数家珍:这里年产粗沙100多万吨,占首都用量的三分之一;长陵公社果脯厂的果脯,长期出口;香堂大队的去污粉,年产400吨,畅销全国;马池口大队生产的暖气片,占首都用量的40%;高口公社拔丝厂的铁钉,也在首都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全县771个社队工副企业,生产8个门类上百种产品,绝大多数都是立足本地资源、面向首都市场的。所有这些都在告诉人们:昌平的社队企业,是建立在本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基础上的;是建立在不同大工业争原料、争销路、服务首都的基础上的,这个基础是可靠的。
早几年,昌平人还没有认识到自己脚下是块“宝地”。这里山上不仅适于生长闻名中外的“燕山板栗”,还蕴藏着90多种小矿产资源;这里到处有沙有石,都是上好的建筑材料;这里靠首都近,能为大工业、人民生活和外贸出口服务的生产门路多不胜数;北京城里“窝”了那么多技术人才,请来就是“点石成金”的好手;这里地少人多,有的是劳力……可是过去“以粮为纲”的绳索把人们捆住了,“单一经济”遮住了人们的视线,身在宝山不见宝。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带领广大干部和社员破除“左”的思想束缚,号召全县学习广东南海、四川广汉走农工商全面发展农业经济的道路。从这里开始,这县的农村经济才真正获得生机,全县大力兴办社队工副业,“宝地”向人们献宝了。(二)
我们访问了不少社队工副企业,看到广大社员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进行着创造性的劳动。
沙河公社踩河大队去年花了6,000多元买了两台旧水磨机,整修了几间破牛棚,建成了一条水磨石生产线,一座建材厂就建立起来了。原材料是从当地山里采来的,请来一名技术工人,带着60多名社员就开了工。水磨石做得精致光滑,直送首都某建筑工地。去年这个小厂上交大队5万元利润,成了一位“财神”。大队用这位“财神”赚来的钱又兴办了不少其他工副业,其中建筑队上得最快,现在已经开始在大队、公社承包社员住房工程。经济发展了,城市要建设,农民要盖新房,建筑业和建材业前途无量。昌平县看准了这一趋势,去年建了64个社队建材企业,许多社队组成了建筑队。现在,建材业和建筑业已经成为昌平县社队工副业的主要支柱之一。
有上的,也有下的。下是为了上。这两年昌平县停办了176个污染、亏损严重,无原料、销路少的社队企业。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全县社队工副业的发展速度,反而使一大批社队工副业兴盛起来。县委领导同志告诉我们,砍掉的项目都是社队工副业的劣势、包袱,这样才有利于社队工副业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昌平县能听到不少这种事:
——西二村大队一生产队有个小服装厂,社员们见附近一家国营服装厂天天处理一堆堆废布头,就花钱将布头买回来,碎布条扎成拖把,小布头拼制成手套或童装,送上市场,每年能收入几千元;
——北七家公社去年建了一座中型养鸡场。无处买雏鸡,就把国营养鸡场的四万只淘汰鸡买回来,请来一位专家实验“强制换羽”新技术,四万只鸡延长了生蛋期,今年可向首都市场提供鲜蛋50万斤……
人们会问:靠这样拾拾捡捡,社队工副业能有前途?沙河公社老牛湾大队党支部书记魏长青说:“怎么会没前途?社队工副企业有别人抢不去的优势。拿我们大队的景泰蓝厂来说吧。厂房是旧房子改的,早已过了折旧期,可以不算钱。买了些设备工具,固定资产是1.2万元。有流动资金2万元,43名工人,一年可盈利5万元。我们虽然用于劳力投资的比重比它大,但是咱劳力多,正好发展这类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是国营企业比不了的。他的话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在我国,劳动密集型生产有很大发展前途。这县的社队工副业,正是充分利用了自己劳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甘愿跟在大工业后面拾拾捡捡,不去争项目、争原料,从而找到了发展生产的新门路。昌平县靠首都近,实际上,这种拾遗补缺的机会很多。(三)
广大社队工副企业里,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叫做“四不嫌”,即:不嫌项目小,不嫌利润薄,不嫌活脏,不嫌活累。这“四不嫌”精神,使社队工副业生产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我们访问了沙河公社知青大队。数了数,这个只有400多人的大队,兴办了十几项工副业项目,从养乌鸡、养鱼、加工剪刀,到做纸箱和儿童玩具等等。问起加工剪刀有多少利?说是一把只有几厘。问起做纸箱的社员累不累?社员回答说,有时赶任务一天要干十几小时。大队党支书纪成栋说,手工劳动就是这个特点。净找省力省事的活儿,哪有那么多?他还说:“揽的工副业项目多,企业发展的回旋余地才大,这项不行干那项,企业发展的速度就能保持下去。眼下我们想多搞几项工副业,目的是要积累资金和提高技术,把我们的乌鸡养殖场扩大起来,走饲养、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联合经营道路。现在我们养了4万只乌鸡。等养到10万只以上,跟着就上乌鸡加工厂,那时候会是什么样?”纪成栋现在是公社社队企业公司的副经理,他的经营之道将要推广到全公社去。在沙河公社,这位副经理所憧憬的农工商一条龙的生产体系,已经出现萌芽。现在有几条“龙”,即:自产黄豆,制成豆腐出售;自产绿豆,泡成豆芽出售;自产小麦,磨成面粉加工成挂面出售;自己养鸡,加工成熏鸡出售;用自产的粮、鸡、鸭、鱼、菜开设饭馆,还有自产砖瓦、建材,带料外出承包工程。这种“一条龙”生产体系,现在已出现不少。(四)
这县社队工副业近两年之所以能够获得持续发展,与县委采取一系列正确政策和措施分不开。最主要的,是实行了社、大队、生产队“三匹马拉车”的措施,生产队是“高头骏马”。县委明确规定:社办企业利润的20%、大队企业利润的50%、生产队工副业利润的70%参加社员分配。这一下就把社队工副业和广大社员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了,办工副业的积极性真是一级比一级高。
再就是对社队企业的管理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县社队企业局改为社队企业经委,下面按专业化分成四个管理公司,各公社的社队企业管理机构也相应改为专业公司,成为一级经济组织。因此形成了指挥有权、运转灵活的体系,社队企业的许多事就好办多了。
*****
如果把昌平县农村经济比做一盘棋,那么在近两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社队工副企业,就是一个举足轻重、牵动全局的“棋子”。去年,全县社队工副企业向国家提供的税金,相当于全县农业税收的三倍多;向农业的投资有600多万元。全县社员人均收入54.5%来自社队工副企业。
昌平县社队工副企业做为全县农村经济的一个活跃力量,今后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推动力——这是可以肯定的。(附图片)
昌平县南口公社利用当地原料办起一座平拉玻璃厂,仅七个月时间,就建成投产。目前年产能力达十万标箱,产品深受城乡群众欢迎。这是工厂在进行生产。
本报记者 田永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