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莱布尼茨与中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12
第6版()
专栏:

莱布尼茨与中国
吴兴唐
莱布尼茨这个名字在中国读者中间还不很熟悉,但当我们谈到中德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历史时不能不怀念这位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莱布尼茨生活在十七世纪中期到十八世纪初期的欧洲,是当时闻名于世的博学家和文化人士。他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与实践的范围很广,包括哲学、数学、法学、历史学、逻辑学、图书馆学和语言学等。在数学方面,他创立了微积分学。他还确立了“二进位制”学说,从而成为对现代科学技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控制论和计算机理论的先驱者。
这位著名学者在三百年前就积极倡导进行世界性的科学文化交流,特别是欧洲同中国的交流。他认为,欧洲和中国虽然地域相隔遥远,但它们之间的交流却是人类当时最发达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甚至设想建立一所“世界科学院”,主要目的是加强欧洲和中国学者及科学家的合作。莱布尼茨十分向往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对有几千年历史传统的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并把传播“最遥远东方的几千年文化珍宝”为己任。他没有到过中国,但对当时在欧洲出版的有关中国的书籍,他几乎每书必读,并且千方百计地找这些作者谈话,交换看法。他同当时在中国和曾到过中国的欧洲神职人员和科学家(当时许多神职人员同时又是科学家)保持着广泛的接触。1689年,莱布尼茨在罗马结识了在中国住了六年、并准备再度赴华的意大利神父格里马蒂,同他进行了长谈。随后交给他一张了解中国情况的单子,共30条,内容十分广泛,从火药制造到养蚕纺织,从造纸印染到冶金航海,从农业园林到化学医学,从天文地理到历史哲学,从文字语言到生活方式,几乎无所不包。就现在所知,保存下来的莱布尼茨谈到中国情况的信有200多封,可见他对中国关心的程度。
1697年,莱布尼茨出版了一本文集,书名叫《中国的最新消息》。他在这里提出和论述了欧洲和中国在文化和科技领域里相互学习和进行真正平等的交流的重要观点。他认为,双方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水准旗鼓相当,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则各有短长,这正是进行相互有利的交流的基础。在认真细致比较之后,他举例说:在理论学科方面,如数学、化学、天文和医学等,欧洲占优胜地位;但在实践经验方面,中国远远超过欧洲。特别是中国保存了几千年来的古老传统和经验,而欧洲经过民族大迁移之后大部分都失传了。在人文科学方面,莱布尼茨十分推崇中国人民的淳朴思想和中国古代贤哲的理论。他认为,正是在欧洲道德沦丧、不少人信奉“人与人是豺狼”的时候,中国的实践哲学、中国人溶化在日常习惯中的伦理观念、谦让礼仪以及相互关心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智慧的光芒。他怀着激情写道:“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之丰富简直无法用语言来描绘。”他主张,欧洲不仅要向中国传授科学,而且要大量吸收中国的知识和经验,从中国“进口科学”。莱布尼茨把自己的这种认识付诸于实践。他数学上的“二进位制”学说就是直接受到中国《易经》的启发。
傲慢与偏见是文化、科学交流的大敌。莱布尼茨生活年代的欧洲,经过了文艺复兴,文化和科学技术都相当发达,因而弥漫着“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他们言必称希腊、罗马,轻视东方古老文化和科学实践。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期,莱布尼茨以巨大的热情和科学家的胆识,摈弃种种传统观念,介绍了中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进行真正平等的交流的原则。他的这些观点在当时多么难能可贵,就是在今天也仍然不失现实意义。(附图片)
莱布尼茨(1646—1716)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