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塑造艺术典型的原则不能动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13
第5版()
专栏:

塑造艺术典型的原则不能动摇
李基凯
有的同志提出一种主张,说文学作品不必再写人物、性格和典型了,认为这个艺术原则是老框框,不适合表现原子时代、电子时代的生活节奏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而应该写情绪、心理、感受、气氛等等。他们认为这是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
最近有的同志又提出,中国文学需要“现代派”,认为描写人物、故事、情节等等手法已经过时,主张我们的文艺要广泛采用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技巧,提倡小说创作的非情节、非人物、非故事、非逻辑化,主张“颠倒因果关系;把想象当存在;把现实当做梦;把特殊的看成是普遍的……”。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塑造艺术典型的原则还灵不灵?还要不要坚持?从当前出现的一些理论观点来看,实际上是涉及到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应该走什么样的艺术道路的问题。是从我国的现实生活出发,坚持和发扬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还是从根本上否定现实主义的传统,走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道路?这个问题已经提出来了,我们应该通过学习、研究和讨论,从理论上作出科学的回答。本文只想就社会主义文艺要不要描写人物和塑造艺术典型问题,谈点个人意见。
如果说,有些抒情性的作品可以不写人物和典型,这无疑是对的。因为这种文学样式原本就没有向作家提出过这种要求。对这种文学样式提出不必写人物和典型,实在没有意义。
如果说,在某些叙事性的作品中,有的作家主要是去渲染人的感情、心理、幻想和生活的节奏,而不是侧重刻画人物性格和塑造典型,以及其它别的什么东西,这是他们自己的事。只要作品的思想内容健康,能给人以某种益处,就应该允许存在。至于这类既是叙事但又不写人物的作品是不是还叫叙事性作品,是不是能够真实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是不是会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那要由实践来检验。
然而,如果断言,在叙事性作品中,特别是在大型叙事作品中,描写人物、性格,塑造艺术典型的艺术原则已经过时了,陈旧了,而要用写“意识的流动”,写“情绪”,写“感受”,写潜意识、下意识等等来代替,认为只有这种描写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最现代化的方法,这就值得研究了。这实际上是把资产阶级艺术的发展趋向,当成了人类进步艺术的发展规律,进而等同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艺术发展规律。他们不了解,资产阶级现代派艺术的特征,从总体来看,是人类先进艺术的倒退。它的许多特征,例如非理性,直觉性,反对形象,追求抽象,不描写客观事物的真实,只表现主观的幻觉、潜意识、下意识等等,是违反一般的艺术规律的,更不要说同我们今天的革命现实主义原则之间的差异了。怎么能把它说成是“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向,并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艺术方法呢?
我们的文学艺术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为哲学基础的。它的美学原则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真实、深刻地反映客观的现实生活。而社会生活则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由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矛盾、斗争的历史构成的。离开人,就没有社会生活,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要叙事,就不能不表现人,而且主要是表现人。在这类作品中只表现作家自己的某种感受和人物的某种情绪,远远不能够全面地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和生活面貌;只有通过人物、性格和典型的塑造,即通过人物典型的艺术概括,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如果在《红楼梦》中没有贾宝玉、林黛玉等一系列人物,在《阿Q正传》中没有阿Q、赵太爷等一系列人物,那会是个什么样子?即使还是叙事,至多是一本没有内在联系的事件辑录和没有人物的生活流水账。我们看到的西方新小说派(或反小说派)的某些作品,就类似这种货色。它们尽管也可以表现出生活中的某些事实和生活现象,但却不可能深刻地揭示出生活的历史真实和本质真实。所以,在叙事性的作品中,描写人物性格、塑造艺术典型,这是显示生活的本来面貌、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体现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的、根本性的手段。在这类作品中,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只是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之一,要塑造典型,还必须描写人物的行动和行动的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固然可以通过静止的描写来体现,但更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体现。不是为了刻画心理而刻画心理,而是为了塑造人物性格和典型,从而更有力地反映生活。
因此,把表现人物的情绪、心理、感受等等同描写人物、性格和塑造典型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认为描写人物、性格和塑造典型是老框框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这显然违背了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是不利于艺术形式的多样化的。
从文学的发展史来看,描写人物、性格和塑造典型,已经成为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也是现实主义艺术的理论基石之一。许多伟大的作家在这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成为史诗性的经典之作,成为时代的镜子,从艺术上说,根本的一条是它们成功地塑造出了具有深刻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的艺术典型。正是依据这个艺术规律,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这个艺术传统和原则是不会过时的。只要存在着人类社会,就需要文学艺术去描写人物、塑造典型。
有人说,时代已经前进了,小说已经从描写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青年时代”,演变到了没有情节,不去刻画个性的“壮年时期”。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不错,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表现社会生活的艺术手段和方法也需要相应的改革,使它更丰富、更多样。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吸收一切有利于表现我们新生活的艺术技巧、手段和方法,其中也不排斥从西方现代派那里去吸收一些有用的东西。但是,我们借鉴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段,而不是要否定和取消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规律和表现手段。我们只能说,过去时代塑造典型的手段在今天已经不够用了,而不能说,今天就不需要塑造人物和典型了。这一点恩格斯早就指出过:“古代人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同时他又指出,应该对有代表性的性格作出卓越的个性刻画,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个艺术原则仍然是正确的。
粉碎“四人帮”以来的文艺所取得的成就,就包括着描写人物、塑造典型的成就。人们想到这个时期的作品,就不能不想起乔光朴、李铜钟、陆文婷、秦波、谢惠敏、李顺大、陈奂生、罗群、冯晴岚、许灵均等等这些人们熟悉的陌生人的名字。尽管他们有的典型性还不够强,但他们已经给社会主义文艺的人物画廊增添了光彩。如果抽掉这些生动的艺术形象或典型,这几年的艺术成就就要逊色得多了。如果说这几年来的文艺创作在艺术上还有什么不足的话,我认为不足之一,恰恰是在塑造艺术典型上努力不够。
不能忘记,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塑造大量值得人们效仿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要通过这些新人的形象,来激发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他们从事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创造活动。”很显然,如果取消了塑造人物典型的原则,这个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我们现在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恰恰不是取消人物性格和典型的塑造,而是做得更好。这就要求作家付出艰苦的劳动,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有广阔、厚实的生活基础,有高超、精湛的艺术概括力。不管有多少困难,我们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决不能动摇这个艺术原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