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丝绸古道鸭儿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14
第2版()
专栏:农村通讯

丝绸古道鸭儿鸣
本报记者 邓全施 本报通讯员 李道平
丝绸之路上的甘肃省张掖地区,今年出了新鲜事儿:千百年来只有野鸭栖息的黑河岸边,现在成群的四川麻鸭在欢快地觅食,时而发出“嘎、嘎、嘎”的鸣叫,这是养鸭专业户的鸭群。
张掖自汉武帝开边建郡,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黑河流贯全境,地肥水足,素有“金张掖”之称。夏天,稻田翻绿波,麦地覆垄黄;渠水潺潺流,芦苇满池塘。可是世世代代,这里的农民只会养鸡,不会养鸭。1958年,这里办过鸭场。但不久,场散人走鸭死光,好事情没做出好结果。十年动乱,家畜家禽都姓“资”,当然谈不上发展养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给人们打开了劳动致富的大门。张掖出现了鸭群。
记者访问了丝绸古道上第一个养鸭专业户。他叫刘英德,中等个儿,黑黑的皮肤。他原是工人,因为家属在农村,长期分居,生活有困难,去年5月经批准离职,带着在外地的妻儿子女四口人,借住在这里一个中学农场的旧房里,开始养鸭生涯。刘英德说:“我在张掖工作十几年了,跑遍了黑河沿岸,看到湖沼里鱼虾水草很多,发展养鸭前景广阔。去年,我看到报纸宣传养鸡专业户,这才下决心养鸭谋生的。”他领着记者参观了鸭群和孵房。他说,四川麻鸭是产蛋多的良种鸭,去年他饲养170只,净收入2,400元。今年春天,他学习钻研孵鸭技术,在土炕上大批孵鸭成功。由于他孵出的雏鸭容易适应当地气候,比商业部门从四川调运来的雏鸭成活率高得多;同时还热心传授养鸭技术,所以农民都愿意买他的鸭。上半年,他孵化出售的小鸭18,000只,农民们从高台、永昌、酒泉等县远道而来,常常坐等小鸭出窝。刘英德告诉记者,下半年还可制作变蛋4万多枚,全年净收入可达10,000元。
一个外地人养鸭发了财,在张掖引起纷纷议论。习惯于用“左”的眼光看问题的人指责说:“刘英德不当工人去养鸭,就是‘捞一把’的资本主义思想,你们党报还宣传他!”但更多的人不这样看。他们说:人家一不依赖国家,二不损害集体,三不投机倒把,不要国家的“铁饭碗”,自力更生为社会创造财富,有什么不好呢?特别是当地有文化、懂政策的农民,佩服刘英德,学习刘英德,掀起了一股“养鸭热”。
在张掖县乌江公社大湾大队,记者访问了青年农民李兴明。这小伙子信心十足地说:“我到刘英德家去了6次,我看他的条件远不如我家好,我明年就想要超过他哩!”李兴明在公社党委支持下,今年贷款买了800只小鸭。他的妹妹正在家门口的一片湖滩里放鸭群,记者估计长得快的鸭子起码有一斤半了。据张掖地区农牧局统计,全区已有养鸭100只以上的户34户,共有鸭5万多只。
一些国营企业也从刘英德养鸭受到了启发,改善了经营。比如张掖地区冷库,每年有一半时间是屠宰淡季,人手多余。今年他们请刘英德作指导,办起了养鸭场。他们把屠宰牲畜的下脚料做饲料,鸭子很爱吃。他们的1,600只鸭子长势喜人。
群众的实践,启迪了领导干部的思想。中共张掖地委看到,发展养鸭,是张掖农民多种经营的一条门路,大有可为。地委组织专人调查研究后决定,把黑河沿岸10万余亩沼泽荒滩,划给集体或让个人承包,用以养鱼、种苇或放鸭,让荒芜闲置了千百年的湖滩水面,为社会主义生财聚宝。地委估计,明年全区养鸭可达到10万只以上,提供商品蛋至少在1,000万枚以上。素来不吃鸭子和鸭蛋的张掖人民,家庭食谱将会出现新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