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建设核电站 开发新能源——中国核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主任姜圣阶谈核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14
第3版()
专栏:

建设核电站 开发新能源
——中国核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主任姜圣阶谈核电
我国要不要发展核能?核电是否安全?这是人们讨论能源问题时普遍关切或感到疑虑的问题。就此,中国核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主任姜圣阶,在最近召开的中国科协二届二次全委会分组会上发言指出,要保证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必须开发新能源,建设好核电站。核电是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为什么要发展核电
姜圣阶说,要实现十二大提出的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能源发展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我国煤炭和水力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口众多,总能耗量很大。到2000年总能耗将为13—1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目前的两倍多,只有大力开发各种可用的能源,包括核能,才能满足最低需要。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也不平衡,水力资源70%在西南,煤炭资源60%在华北,占工业产值73%的沿海省市及东北地区,能源资源却只有10%左右。这些地区产值翻番,靠常规能源长距离运煤和超高压输电,在技术、经济上都很困难。核电作为一种重要能源,已经达到技术成熟、经济合理、运行可靠的工业推广阶段。目前,全世界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266个民用核电站在运行,核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的8%。许多国家政府和国际能源研究机构认为,大规模发展核电是解决本世纪后期和下世纪前期全球能源问题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早在1970年,周恩来总理就指示,我国要发展核电,搞核电站。现在,一座30万千瓦的核电站正在筹建中,今后肯定还要大力发展。我国有无发展核电的能力
姜圣阶告诉大家,我国有丰富的天然铀资源,现已探明的可为1,500万千瓦核电站连续运行三十年提供燃料;已建成比较完整的核燃料工业体系,铀冶炼能力足够核电站每年换料之需;已拥有物理、热工水力、化学、腐蚀、燃料、材料、安全、三废处理等各种试验台架,形成了科研设计体系和基本配套的技术队伍;已具备地质勘探、有关学科研究、设备制造、电子仪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电力设计等协作配套力量。这一切说明,我们完全有能力以自己力量为主发展核电事业。是否会发生核爆炸
由于核能的利用开始于原子弹,人们很容易把它同原子爆炸联系起来,担心核电站的安全。姜圣阶说,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虽然核反应堆同原子弹一样,使用的都是核燃料,利用的是原子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但原子弹用的是高浓度的裂变物质,铀—235或钚—239的含量达90%以上,而核电用的是低浓度燃料,含量在3%以下。原子弹要求瞬间释放能量发生爆炸,核电站在任何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核爆炸。这同烈性酒可以用火柴点燃,而啤酒却无论如何也无法点燃的道理是一样的。会不会造成放射性污染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姜圣阶说,人类本来就生活在天然的放射性环境中,天空中的宇宙线,土和水中的铀、钍、钾—40等元素,都有放射性。近代社会又增加了医疗照射等人为放射性。问题不在于放射性的存在,而在于辐射剂量的大小及对生物的效应。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提出的允许辐射剂量,为每人每年500毫雷姆(自然界固有的辐射和医疗照射除外)。一个人带夜光表一年接受的辐射剂量是1毫雷姆,看彩色电视约为1毫雷姆,做一次心肺透视是40毫雷姆。而在核电比较发达的英国,据调查统计,每人每年由于核电站所受的核辐射小于0.1毫雷姆,核电站边界的人接受的核辐射也不到5毫雷姆。越是低等生物,对辐射越不敏感。正常运行的核电站,对人尚且无害,对其它生物自然也就毫无影响了。比起煤等污染,核能是最清洁的能源。尽管如此,姜圣阶仍特别强调对有很强放射性的裂变产物要很好处理。从辐照后的核燃料中回收铀和钚,最后再把剩下的废物经过固化,放到地质条件比较稳定的废矿井中去,使其与生物环境长久隔绝。这是目前许多国家处理放射性废物的有效办法。三里岛事故是怎么回事
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州三里岛二号核电站,发生了核电史上最大的一次事故。据姜圣阶介绍,这是由于设备缺欠,操纵失误造成的。事故中反应堆内一部分放射性气体从烟囱排入大气,但由于反应堆安全设施均按照设计要求起了作用,进入环境的放射性物质极少。只因事故过程中,不能得到正确的情报,才引起了一片恐慌,一些居民撤离家园,加上后来西方反核人士的大肆渲染,使很多人对核电的安全产生了严重误解。事后调查,核电站周围50英里范围内的216万居民受到的辐射量每人平均只有1.5毫雷姆,相当于乘坐四小时飞机在高空增加接受宇宙线的辐射剂量。电站周围的土壤、河水、植物和牛奶样品的放射性水平均未增加。美国总统任命的专门调查委员会宣称:这次事故不会引起任何人的远期癌症或遗传缺欠。
姜圣阶说,这一耸人听闻的极端事故,提供了核电操纵的经验教训,同时也证明现行核电设备具有相当的抗御事故的能力,而绝不能成为中止核电发展的理由。随着设计、运行和安全管理的进一步改善,核电事故产生的机会只能越来越少。经济上是否合算核电的特点是基建投资较高,而燃料费低廉。国外核电站的单位造价(美元/千瓦)约为火电站的1.2—1.5倍,而核电成本只相当火电成本的50—90%,投产后的核电站可保持经济上的优势。姜圣阶说,由于我国还没有核电站建造、运行的经验,目前还提不出可靠的经济数据,但初步估算,与烧煤的电站接近,在经济上是可以接受的。随着核电的发展,投资和发电成本一定会大幅度降下来。如何发展我国核电姜圣阶建议:一、鉴于我国能源与人口、工业分布很不相应,核电站要从沿海等缺能地区首先建起,合理布局;二、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应先建中小型电站,从小到大,大中小结合发展;三、逐步发展供热、发电两用核电站,提高热效率,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四、核电站建设的周期长,现阶段大约要七八年才能建成一座,发展核电应及早制订规划;五、核电综合性强,技术复杂,任何部门都不能单独完成,需要加强领导,组织协作,保证核电建设高质量按进度完成。 本报记者
 魏亚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