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我国引进工作发生两个明显变化 一是从进口大型成套设备转向引进单项技术;二是从引进技术主要为新建企业服务转向为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15
第2版()
专栏:

我国引进工作发生两个明显变化
一是从进口大型成套设备转向引进单项技术;二是从引进技术主要为新建企业服务转向为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服务
据新华社北京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引进工作实事求是地从国情出发,发生了两个明显变化:一是从进口大型成套设备转向引进单项技术;二是从引进技术主要为新建企业服务转向为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服务。
近三年来,我国机械、船舶、电子、煤炭、电力、邮电、化工、纺织、轻工等行业从国外引进的单项技术项目有158个,一般都是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工业生产所急需的技术。据统计,列入国家计划内引进的单项技术项目在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成交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已由1979年的1.2%上升到1981年的28.6%;为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服务的引进技术和部分关键设备在引进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从1979年的0.7%增加到1981年的36.7%。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引进工作一直是以进口成套设备为主,这在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一段时期内是必要的。但在1978年,盲目地大规模进口成套设备,超过了我国国力的可能,同时,由于一些项目设备分交没有很好组织,因而未能充分发挥国内机械制造工业的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坚定地执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同时,实事求是地从国情出发,加强了对引进工作的管理,严格控制进口大型成套设备,采取购买使用专有技术的许可证,或由对方提供顾问咨询、技术服务,以及通过合作生产等方式从国外引进适用、先进的制造或工艺技术,由国内制造产品。这些引进技术的特点是项目小,花钱少,见效快,比较适合我国国力水平。而且这些中小型项目主要用于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快则一两年,迟则三年,就可以见效。具体表现在:
一是提高了国内机械制造部门的技术水平,促进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了国内产品品种的发展速度。如国内中小钢厂急需一种小型方坯连铸机,但制造连铸机的一些关键技术,多年没有过关。1979年,原一机部和冶金部引进国外制造技术,并和国外厂家合作生产出小型方坯连铸机的全套设备,从而提高了国内机械制造工业的水平,目前我国已能够成套提供这种先进设备。
二是引进技术比进口设备经济效益更加明显。进口设备花一笔外汇只能买回一套设备,同样花一笔外汇引进技术和买一些关键设备和测试仪器,就可以很快形成生产能力并成批投入生产,连续受益。这种买母鸡下蛋的办法,可以满足国内多方面的需要。前几年我国进口了一批化肥、化纤成套设备,每年要花费外汇上百万美元进口机械密封件。1979年,天津密封件厂引进了密封件制造技术,第二年就开始大批生产,仅仅两年,节约的外汇就相当于引进技术费用的两倍多。
三是通过项目繁多的技术引进,使更多的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路,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如上海鼓风机厂学习了国外的积木式设计方法,完成了11种产品设计方案,设计速度提高了三四倍。
技术引进在我国还是一项新的工作,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引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还不够完善;消化、吸收的工作缺乏有力的组织领导以及重复引进现象等,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