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歌仔戏溯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15
第3版()
专栏:今日台湾

歌仔戏溯源
歌仔戏是台湾流行的地方戏曲,它与祖国大陆有着深厚的关系。歌仔戏起源于闽南芗江、龙溪一带,是由龙溪的曲艺《锦歌》和民间舞蹈《车鼓弄》、《采茶》发展而成的。一六六二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大批大陆人民随郑成功东渡台湾,也把福建省闽南地区的《锦歌》、《车鼓弄》、《采茶》带到了台湾。
远在秦汉或更早的年代,由于福建和台湾高山族各“番社”杂居一处,语言互相渗透,形成了具有闽南声调的台湾语言。所以,后来台湾艺人便根据从福建传入的这些曲艺和舞蹈,加工创作而成了台湾歌仔戏。它的主要音乐曲调,如《四腔仔》、《五腔仔》、《背思仔》以及《七字调》、《哭调》,都是从《锦歌》演化来的。它的唱腔和腔白基本上是龙溪、厦门语言合成的台湾腔。歌仔戏唱词通俗朴实、丰富优美,唱腔活泼动听。歌仔戏分为文场戏与武场戏。剧目有《陈三五娘》、《山伯英台》、《五子哭坟》、《郑元和》、《雪梅训商辂》等,共有几百部。
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期间,特别是所谓“皇民化”时代,台湾歌仔戏遭到禁演。艺人们为求生存,改演“时装戏”,于是,旧剧目中的皇帝被改称为“董事长”,宰相换叫“总经理”。音乐上被改造成日本情调浓厚的流行歌曲,台湾歌仔戏濒于灭亡。日本投降后,台湾歌仔戏班才又纷纷复业演出,一度十分兴隆。近些年来,由于台湾当局的歧视和社会风习的演变,歌仔戏又形没落。
一九二八年,台湾歌仔戏班“三乐轩”回福建海澄县白礁乡祭祖、进香,路经厦门时,曾作短期公演。此后,歌仔戏在厦门、龙溪、晋江、芗江等地流行,并建立了专业和业余剧团,称为“芗剧”,成为福建闽南地区人民喜爱的地方戏曲之一。
郭坤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