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今日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16
第1版()
专栏:今日谈

今日谈
农村变化的折光
十二大召开不久,绍兴师专中文科收到一个学生的报告,请求减少助学金。理由是: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后,上了年纪的父母亲可以参加适当劳动,有了收入;两位哥哥给他们的生活费比以前多了,多病的姐姐病也好了。总之,家境起了很大变化。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这个学生的“小小的请求”反映了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结束了长期停滞的局面,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了,人民生活改善了。它还反映出,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在起变化,那个来自农村的学生要求每月减少国家几块钱的负担,不是一种高尚的行动吗? 许学刚
“羊毛出在羊身上”
一个月内,接连看到四封读者来信,批评北京、西安几个旅游服务单位和出租汽车公司,用印有“报销凭证”的车票为出公差者提供旅游方便。因为出差者可以不掏自己的腰包,有些人就得意地称之为:“羊毛出在羊身上”。
这句话把对国家和个人利害得失的看法表白得再明白不过了。
值得深思的是,国家早有规定,不许用公费游览,报纸上也不止一次地批评这种假公济私的不正之风,可为什么就堵不严实这个漏洞?为什么偏偏就有少数人无顾忌地伸长了手拔毛?显然,一方面是有的游览者对拔国家的“毛”毫无愧赧之心,另一方面,是少数部门和领导不管正道与邪道地抓钱,为少数人占国家便宜提供方便。说到底,这是经营管理中不顾国家利益,只谋本单位小利的一股歪风。
党的十二大号召争取实现党风根本好转,人们期望,上述违犯财政纪律的歪风早日销声敛迹。刘曼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