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划清政策界限 保护农民劳动致富的积极性 德都县给错罚的干部退还罚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16
第2版()
专栏:

划清政策界限 保护农民劳动致富的积极性
德都县给错罚的干部退还罚款
本报讯 通讯员韩占芳、张习慧报道:黑龙江省德都县委引导县工商管理局划清政策界限,采取果断措施,保护社员养奶牛致富的积极性,最近给因买卖奶牛受到错误处罚的3名队干部平反,并退还了2,100元罚款。
这个县兴隆公社红开大队靠近北安县乳粉厂,交售牛奶方便,全大队630户人家已有三分之一养了奶牛,数量达到250头,是全县奶牛发展最好的大队。正当许多社员积极饲养、发展奶牛时,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陈长荣等3人因买卖奶牛,被定为投机倒把活动,罚了款,使不少社员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县委书记史纯建发现这个问题后,带领县委政策研究室等有关同志到红开大队,对受处罚的3名队干部买卖奶牛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陈长荣、四队队长武万贵和副队长陈德林,三年来确实买卖了15头奶牛,共多卖钱4,400元。出卖的原因,大体有三种:一是淘汰更新。开始买奶牛没有经验,到外地看到带黑白花的就买,到手后,发现有的是黑白牛改良的后代,不是纯奶牛,只好卖了再买好的养;二是亲友硬买。他们买了较好的奶牛,饲养一个时期,亲友看中了,便说:你们当干部的,熟人多,好买,这头说啥我也得牵去。三是被外地出高价买走。如陈长荣有一头每天出奶达60多斤的好奶牛,已经养了14个月了,被从巴彦县来买奶牛的人看中了,非要买,便出高价把牛买去了,事后陈本人还很后悔。
经过调查,一致认为,红开大队这3名队干部买卖奶牛是正当的交易,不属于投机倒把行为。一、他们买卖奶牛的目的是为了养出奶多的好牛,不是以倒买倒卖从中谋利为目的;二、随着饲养奶牛的发展,价格出现的涨落和浮动是自然的。三、他们购买奶牛后,在喂养过程中付出一定的劳动,投入一定的成本,取得一定的利润也是应该的。调查组统一认识后,立即同有关部门商量,决定给予纠正,退还罚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