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维吾尔族的历史和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18
第3版()
专栏:

维吾尔族的历史和文化
维吾尔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人口比较多的一个民族。
“维吾尔”是民族自称,意为“团结”、“联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汉文史籍中,曾被译为“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畏兀儿”等。在解放前的漫长岁月里,维族人民和新疆各族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为保卫和建设祖国的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
维吾尔族民间文学丰富多采,书面文学也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十一世纪维吾尔族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尤素福·哈斯哈吉甫所著《福乐智慧》,是一部包括82章,长达一万三千多行的长诗。这部巨著在维吾尔族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代的语言学家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编的《突厥语大辞典》,也是举世闻名的珍贵文献。
历史上,维吾尔族与汉族在文化上的交往十分密切。特别是元代以后,大批汉族被遣到天山南北屯田;同时有不少维吾尔族进入内地,其中有今湖南常德、桃源的维吾尔和回族的祖先。当时,许多维吾尔人入仕元朝后,接受内地先进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流传于明代的散曲《海盐腔》,就是著名维吾尔族文学家贯云石所著。史学家沙刺班、廉惠山海牙参加了《金史》、《辽史》和“宋英宗、显宗实录”的修纂。《资治通鉴》、《本草》、《贞观政要》,在元代就译成了回纥文。
维吾尔族男人,特别是年长的人,喜欢穿“袷袢”(圆口无领长衫)。妇女多爱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头戴花头巾或小花帽。每逢喜庆佳节,人们都要穿上最心爱的衣服,带上礼物去探望亲友。维族人民非常好客,每当客人来到时,主人常用他们最喜欢吃的“馕”
(一种烤饼)、抓饭、“拉条子”(拉面)等来招待客人。
维族人民在历史上曾信奉过萨满教、摩尼教、祆教、景教、佛教。十世纪末,伊斯兰教传入新疆。此后,伊斯兰教对维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过一定的影响。维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宰牲节和开斋节。
解放后,维吾尔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作了国家的主人。1955年10月1日,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党的关怀下,大批维吾尔族干部和专业人材成长起来,维吾尔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胡振华
维吾尔族人口约576万,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其中80%聚居在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阿克苏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维吾尔族历史上曾先后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阿拉伯文字母的文字。解放后,根据维吾尔族语言特点创制的拉丁化新文字,正在推广。现在新旧两种文字并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