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北京市要求郊区学习沙河经验,创出新局面 清除“左”的影响全面落实责任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19
第1版()
专栏:

北京市要求郊区学习沙河经验,创出新局面
清除“左”的影响全面落实责任制
力争用三五年或更多一点时间,实现郊区县、社、队总收入翻一番
本报讯 据《北京日报》报道: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最近批转了关于昌平县沙河公社《三年创出新局面》的调查报告,号召郊区县
(区)、公社在认真学习十二大文件的基础上,学习和参照沙河公社的经验,订出规划,采取措施,依靠群众,努力工作,力争用三五年,或更多一点的时间,实现郊区县、社、队总收入翻一番,创出郊区农村生产、建设的一个新局面。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沙河公社三年迈出三大步,创出了新局面。(详见第二版)沙河公社的主要经验是:一、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全面推行生产责任制;二、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确保粮食增产;三、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试行管理体制改革;四、大胆选拔人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市委、市政府在批示中指出,尽管沙河公社的工作还有不足之处,某些经验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但是,他们那种有志气,有干劲,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进行改革的精神;他们认真执行党中央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各项指示,全面实行生产责任制,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基本经验;他们试行体制改革,党、政、企分工,大胆选拔人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作法,都是值得学习和参考的。
市委、市政府在批示中强调,党的十二大号召我们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农业战线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决地、全面地落实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放手发动和指导农民群众,在保证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广开生产门路,更快地富裕起来。这应当作为各级领导同志,特别是从事农村工作的领导同志的一个中心思想提出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