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南安县石井公社因地制宜建设住宅 建房三千多幢 没少一分耕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21
第2版()
专栏:

南安县石井公社因地制宜建设住宅
建房三千多幢 没少一分耕地
本报讯 通讯员黄凡夫、记者林群英报道:福建省南安县石井公社党委加强对农村建房的领导,因地制宜,有规划、有措施地解决农民的新建住房问题。自1978年以来,全社有2,800多户社员新建房屋3,000多幢,建筑面积达56万多平方米。据统计,全社不但没有减少耕地面积,有的大队耕地面积还有所增加。
石井公社傍山面海,是个侨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生产发展很快。1977年至1981年,集体经济翻了一番多,加上各种副业的发展,社员收入大幅度增加。仅一个380多户的院前大队,收入上万元的就有近百户。农民手中有钱,纷纷筹建新住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房热潮。怎样对待农民的建房要求?是卡着不让盖还是放任自流?公社党委认为都不行。他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教训。1978年,有一个大队的100多户社员,由于住房紧张,手头一有余钱,就突击占地打基。当时县、社两级组织了一支30多人的工作队进村做工作,还动员5户社员把地基挖掉,但工作队一走,社员还是照样干。他们说:解放二三十年了,人口也增加了,总不能老让我们挤在祖宗留下来的窄小房子里。如果放任不管,不但耕地会被更多的占用,而且东一座,西一座,有的高,有的矮;集体与社员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也会因此而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因此,公社党委认为应该从关心农民出发,把农村建房看成是一桩好事,采取积极措施,统一规划,加强领导,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基础。
石井公社共有25个大队,5万多人,一部分靠山,一部分地处丘陵、沿海,还有一部分座落在平原,地情较复杂。他们既抓统一规划,又不搞一刀切。山坡地较多的大队,社员建房由大队统一规划,建筑在山坡地上,地基由大队派拖拉机帮助平整。近两年来这几个大队社员新建住房753间,都没有占用耕地。对山坡地较少的沿海队,强调通过平整、围垦、开荒来补偿。如下房大队新建住房占用耕地50多亩,就通过远距离开荒造田300多亩来弥补。对一些需要动用耕地盖房的平原队,要求严格控制,逐步向空中发展。以上这些规定,都由大队提出规划方案,社员大会通过后执行。有的大队则制订乡规民约,共同遵守。
此外,公社还对盖新房的社员,作出了四条具体规定:一、平均每个人不足半间房子的才可以申请新建。申请建房的社员要全部列榜公布,经社员评议,大队审查同意,干部和群众一视同仁。二、为了防止占地不盖房,各大队还规定建新房的社员户,在基建前每户要先交一定数量的地皮费和一笔押金。三、申请批准建新房的社员,原有的房基由大队统一调剂处理。四、对个别违反规划多占或强占土地的,除了给予赔偿损失和罚款的惩处外,多占和强占部分全部收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