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一切为了救死扶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21
第6版()
专栏:

一切为了救死扶伤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蒋志强
在巴基斯坦奎塔有一所“圣战”医院,院落狭窄,1层平房,4个大夫,2个护士加上联络、勤杂人员才10个人。
这所医院是由阿富汗坎大哈省有名商人阿尤比资助创办的,目的是为附近的阿富汗难民和负伤的自由战士治病和做一些简单的手术。尽管医院很小,设备简陋,人手又很紧张,但是,从去年9月初建院至今年7月底,门诊病人已达3,800多人次,住院伤病员也超过700人,并且无一例死亡。
门诊室里只有六、七把椅子,一张桌子和用两张写字台拼起来的诊察床。大夫们既要为病人诊断、开药方,又要为病人取药,因为这儿没有药房。三十多岁的外科大夫古尔打开药柜,指着一些药品说,这些药品都是世界各国红十字会捐赠的。药柜中有中国红十字会捐赠给阿富汗难民的止痛片、胃舒平、防疟片、葡萄糖注射液等一批常用药剂。
十二、三平方米的手术室里,有一架无影灯,一张手术台、一些消毒器械和为数不多的手术刀具。手术室干净整洁,充满着一股消毒药水的气味。古尔大夫拿着从负伤的自由战士身上取出来的子弹头和弹片说,这就是苏联野蛮侵略阿富汗的罪证。
在病房里住着十几个负伤的自由战士。他们有的是被子弹击中腿部,有的是被苏联飞机炸伤的。在一个哈扎拉族青年战士的床边,古尔大夫介绍说,这个战士曾经在一次战斗中缴获敌人两支步枪。
为了使前线的伤员少流血少牺牲,“圣战”医院还举办了短期的医疗常识训练班,每期七个星期,训练班的学员是各个抵抗组织推荐来的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年轻人。目前已经举办三期训练班,有70多人经考试合格,每人携带9公斤药品奔赴阿富汗国内各个战场。第四期训练班也于8月初开学。教材是由医院4个大夫编写油印的,主要内容是讲解战地紧急救护和一些常见病的治疗知识。
医院负责联络工作的建筑工程师尤索夫说,目前“圣战”医院缺少药品和医疗器械,尤其是X光机和救护车。他希望各友好国家的红十字会给予更多的物质援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