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秋访农科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26
第2版()
专栏:

秋访农科户
本报通讯员 李景亮 本报记者 李杰
到河南睢县采访时,多次听到这个县河集公社李桥大队社员崔兰欣靠科学致富的事迹。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的心情,登门拜访了他。
老崔虽然只有高小文化程度,却爱学习、肯钻研,尤其喜欢读农业科技书籍。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他深深感到要提高农业产量,就必须在科学种田上下功夫,因此,订阅了《农业科技通讯》、《新农业》、《中国棉花》、《国外畜牧——蜜蜂》等十多种报刊杂志。老崔一家人,经常看书学习,带着杂志干活,碰到看不懂的地方,就向内行请教。他们边学习边实践,去年种了12亩小麦,苗全苗匀。在小麦返青前,公社管委会副主任、农艺师甘思习告诉老崔顶凌深锄能增产。刚过罢正月十五元宵节,崔家五张锄一齐出动,头遍浅,二遍深,连锄两遍,既提高了地温,又使主根扎得深。尽管今春久旱不雨,由于采取了年前促、年后控、拔节以后水肥攻的得力措施,平均单产960斤,其中7亩百农3217单产1,050斤。
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老崔还大搞家庭副业,养有牛、猪、羊、鸡、鸭、鹅、兔、蜂,可谓畜禽兴旺。一家人利用农闲时间,跟社直、县直工厂挂钩,承做工作服。去年全家现金收入就达5,800多元。难怪有人编歌夸赞:副业一兜兜(经济收入多),粮食(单产)打千斤,生产责任制,富了崔兰欣。
“穷时靠国家救济,富时就要支援国家建设。”老崔去年卖给国家肥猪4头,皮棉450斤,余粮6,700斤,受到政府表彰。今年麦收后,他家向国家交售公粮560斤,提供良种7,241斤。
党的三中全会制定的农村政策为农民打开富裕的路,党的十二大文件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崔兰欣眉飞色舞,满怀信心地说,国家有个奋斗的大目标,我家也有个实现大目标的小打算:计划明年产粮25,000斤,同社员许子美合办一个小型养猪场,为四化建设作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