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艺术精湛品德美——记著名京剧演员关肃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27
第5版()
专栏:

艺术精湛品德美
——记著名京剧演员关肃霜
关肃霜同志是广大观众所熟悉的著名京剧演员。早年向戴绮霞(花旦)、王韵武(武生)学艺。解放后又拜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为师。她较好地继承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同时,文武兼备,生旦俱佳,独树一帜,在广大观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她曾三次出访欧洲,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中获金质奖章。多年来,在一片赞扬声中,她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政治上不断上进,艺术上精益求精,生活上艰苦朴素,作风上与群众打成一片。1979年被评选为云南省劳动模范。今年又被评选为云南省省级文化系统的优秀共产党员。
敢于革新 不断进取
关肃霜在艺术上不断探索,勇于进行革新创造。多年来,她所塑造的陈秀英、白素贞、穆桂英、杨排风、多沙阿波、黛诺、叶娘、娜蒂秀等古代和现代妇女形象,显示出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多方面的表演才能。
《铁弓缘》集中体现了关肃霜的艺术成就和革新精神。她从16岁开始演出这个戏,到51岁把它拍成影片,经过了35年的锤炼。特别是1979年初,她和舞台导演张宝彝等同志紧密合作,对《铁》剧作了较大的整理加工,突出了这个戏除暴安良、平反冤狱、共御外侮的主题,摆正了人物关系,并去掉了一些庸俗台词,使它成为较好的剧目。同年4月,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在该剧中,她运用武旦、花旦、青衣、小生和武生多种行当的艺术手段,出色地塑造了陈秀英这个有胆有识的女豪杰的形象。影片拍成后,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
对于京剧演现代戏,关肃霜始终是一位积极的探索者和倡导者。1964年初,为了演好现代京剧《黛诺》,塑造好黛诺这个景颇族翻身求解放的先进青年妇女的形象,她曾和一些同志赴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景颇族地区体验生活。这个戏思想内容好,艺术上也是比较成功的。它根据剧情和人物思想感情来设计唱腔,把少数民族的民歌运用到京剧唱腔上去,这是一个创造。
1979年和1982年,关肃霜等同志先后赴北京和上海演出了本院创作的揭露林彪反革命集团流毒的现代京剧《佤山雾》和揭露黎笋集团破坏中越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现代京剧《娜蒂秀》,受到了许多同行和观众的好评。有的同志认为她不应该演这种戏,弄不好会有损于自己的声誉。关肃霜却说:“我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演现代戏还是一名新兵,需要很好锤炼。周总理生前曾鼓励我要带头演现代戏,我一定要遵照总理的教导,努力探索,为京剧演现代戏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肃霜十分注意向同行学习。无论什么剧种、什么演员,她都看、都学。1954年,她在北京看了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陈素真在《梵王宫》中饰演耶律含嫣的一段表演,她学过来用在《铁弓缘》中,把人物演得更加活灵活现。上海著名京剧演员张美娟等同志出国演出路过昆明,关肃霜向她学习了打出手,受益不浅。关肃霜在《霸王别姬》中饰演虞姬的舞剑,是1956年向著名京剧演员李丽芳、刘元桐学的。
如今,关肃霜在艺术上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但她仍然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拾玉镯》是她演得烂熟的戏,但不久前在上海安排演出这个戏时,她主动提出要排戏,并邀请戎伯铭老先生到住地来给她说戏,她学得很用心。当云南省京剧院一团到达南京演出时,正值湖北省宜昌市京剧团在南京演出《白门楼》。这个戏剧本改编得好,演得好,伴奏也很好。关肃霜等同志观看了演出以后,到后台看望了这个团的同志们,并高兴地接受了他们赠送的《白门楼》剧本。她对本团一些同志说:
“人家演的《白门楼》是经过改编的,而我们演的《吕布与貂蝉》还是老的,我们应向人家学习,加工整理我们的《吕布与貂蝉》。”
在整理加工和演出传统戏的过程中,关肃霜还注意选择那些有较好的思想内容和较完美的艺术形式的剧目,对于有争议、思想内容不好的剧目,她坚决不演。
谦虚谨慎 不计名利
关肃霜不仅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而且在政治思想上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在荣誉面前,她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从不追求特殊待遇。
今年2月,在研究赴上海等地巡回演出节目单对主要演员的介绍时,有的同志建议最好称关肃霜为著名京剧演员,不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她听了以后说:“这样讲比较好,我们不能自我吹嘘,随随便便就称上一个‘家’。”
动身去上海以前,因路途遥远,为了保证关肃霜的休息,减少她在途中的劳累,团里为她和副院长高一帆等同志订购了飞机票。她说:“我不坐飞机,和大家一起坐火车,在火车上可以说说唱腔。”高一帆也赞成她的意见,不坐飞机,改乘火车。根据有关规定,团里又准备让她坐软席卧铺。她知道后又说:“我不坐软席,和大家一起坐硬卧就行了。”在住宿安排上,团里原打算到上海后在宾馆给她包个房间。她说:“我不单独住,大家住在哪里,我就住在哪里。”到达上海以后,她和团里的演职员一样,住在劳动剧场后台宿舍,到里弄食堂搭伙。剧团内外的同志都称赞她能以一个普通演员的身份,和大家生活、工作在一起。
在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益阳和长沙7个城市巡回演出期间,每次演出《铁弓缘》、《战洪州》、《杨排风》等剧目,她都坚持提前上台练高难动作,常常练得一身是汗。有的青年演员问她:“这些戏天天演,为什么还要这样练呢?”她说:“对我们来说,这些戏都不是第一次演了,但观众都是第一次来看的,我们要把最好的艺术呈现在观众面前。”
更值得提及的是,三十多年来,关肃霜曾多次主动要求降低薪金。解放初期,她在工作中接触了我们党的一些老干部,看到他们享受的是供给制待遇,吃的、穿的、用的都很简朴,而自己拿的薪金跟他们悬殊太大,就主动向领导提出降薪。从1951年底至1954年,她的工资先后降过4次。1956年入党后,还每月从工资中拿出50元交党费。
关心群众 助人为乐
关肃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能关心体贴群众。今年在上海最后一次演出《铁弓缘》时,由于疲劳过度,加上感冒,关肃霜的嗓子哑了。团里有的同志提出是否退票,关肃霜说:“观众排队买票不容易,不要轻易退票。下午看看我的声音能不能出来再说。”当天下午,她没有休息,一个人在舞台上拿大顶,翻跟头,走技巧。有的同志对她说:“你现在需要的是休息。”她说:“我有个经验,身上练热了,声音会出来的。”练到下午3点,她高兴地对剧团领导和剧场经理说:“我的声音出来了,晚上照常演出。”
今年5月份到南京演出时,当地气温突然增高。有一天,习惯于四季如春的昆明气候的关肃霜一进入化妆室,头就晕了,但她心里想着有1,500个观众要看戏,仍然咬紧牙关化好妆,并以拚搏精神坚持演完了《杨排风》这出戏。谢幕后,大幕刚一闭拢,她就瘫倒在舞台上。经过随团医生的救护,才清醒过来。
1979年3月,关肃霜带队随中央慰问团,赴个旧鸡街慰问对越自卫还击回师的云南边防部队某部。在演出《杨排风》最后开打时,她的额头上被饰演韩昌的青年演员王玉柱不慎刺伤,鲜血直流,当即送到部队医院缝了3针。王玉柱情绪非常紧张。关肃霜不仅不责备他,反而安慰他说:“不要紧的,武打戏谁碰谁一下是常有的。”回昆明以后,王玉柱的母亲和爱人听到此事,十分焦急,准备买些东西去看望关肃霜。她知道后主动登门去做工作。“演出中出点事故,并不奇怪,我们会从中吸取教训的。请你们放心好了。你们不要给我买什么东西。”经过交谈,解除了对方思想顾虑,互相关系更密切了。
多年来,关肃霜和刘美娟、李春仁、高一帆、高俊林、高俊保、刘万祥等同志义务赡养在北京的失子老人胡淑贞、冯祺的事迹,更是早已传为佳话。 (云南省京剧院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