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喜迎民族话剧发展的春天——兼评《春到海兰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27
第5版()
专栏:

喜迎民族话剧发展的春天
——兼评《春到海兰江》
林毓熙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话剧团演出的《春到海兰江》,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一曲激越的美好生活的颂歌。它植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真实地再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历史转折时期的典型环境,展现了朝鲜族人民热情洋溢的生活图景,塑造了几个有血有肉的普通农民形象,并着力挖掘蕴藏在普通人身上的人性美和性格美。
新队长姜哲宇,这个深受迫害、蒙冤入狱、妻子被逼致死的农村干部,从党的三中全会中最早感受到春的信息。他用火一般的激情,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排除极左路线的干扰,带领大家生产自助,建设家园。那个美丽善良、心灵上受过创伤的寡妇玉顺,默默地爱着哲宇,却又因坏人的威逼,而不能和哲宇结成伴侣。是生活给了她勇气和力量,终于揭露了坏人的罪恶,勇敢地选择了新的生活道路。在“草木虽遭残雪埋,春风吹来吐芳菲”的历史转折时期,即使在这个朝鲜族的小山村里,也充满着新与旧、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然而,春天毕竟来临了,更多的人告别了悲痛和眼泪。正象剧中朴实善良的贞实大嫂所说的:“人就是得哭以后会笑才行呵!”他们从党的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中,看到了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生机,从而更加坚定信念,满怀信心地为创建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春》剧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展现在舞台上的是一幅幅朝鲜族人民的风俗画。长白山头,海兰江水,坐落在绿树丛中的农舍,室内朝鲜族的火炕和炕上的摆设,使观众有亲临延边之感。演员细腻而真实的表演,使朝鲜族人民那种乐观风趣、坚毅刚强的性格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而姜哲宇和哲洙为求亲而向老人跪拜的场面,以及尾声带着丰收喜悦而向老人祝寿的画面,都运用了朝鲜族民族传统礼仪。这些都使戏剧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增强了戏剧的艺术魅力,并深化了剧本的主题思想。
这出剧和上海戏剧学院藏族班演出的《罗密欧和朱丽叶》、西藏话剧团的《松赞干布》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歌剧团的儿童话剧《老虎和熊的故事》一样,使人深切感受到被“四人帮”摧残殆尽的少数民族话剧事业,已经萌发了生机。
具有现实主义传统的话剧艺术,正在少数民族地区兴起和发展。象吉林延边、西藏和新疆等地区的专业话剧工作者,根据本民族的特点,运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进行创作,表达民族的意志、愿望和感情,塑造民族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英雄形象。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是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的生动写照。
随着党在广大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策的落实,随着他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在许多素有“歌舞之乡”之称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除了观看本民族喜闻乐见的歌舞和民间说唱等艺术活动外,也开始要求能看到有人物和故事情节,并用民族语言演出的戏剧。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话剧团为例,1981年在全国许多剧团演出场次、观众数字和演出收入都有所下降的情况下,这个只有九十多人的话剧团却演出了376场,其中到县和公社演出305场;观众33.8万人次,而农村观众占26.8万人次。这几个数字在吉林省戏剧表演团体中均占首位。这反映了该团为农民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思想是坚定的;也表明立足于为本民族群众服务的话剧表演团体,是受欢迎的。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话剧事业,主要要依靠少数民族的话剧工作者,并要建立专业的戏剧表演艺术团体作为发展民族话剧事业的骨干。本民族的作者、导演、演员和舞美工作者,熟悉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了解民族的爱好、志趣、感情和愿望,并熟悉本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编剧方法,因而能够为发展本民族的话剧事业做出贡献。建立相应的专业话剧团体,就有利于人材的集中使用和培养,并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积累经验,并在本地区起示范作用。西藏、新疆、吉林延边等地专业戏剧表演团体的建立和他们的演出活动,已经提供了发展少数民族话剧事业的经验。可以预期,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下,经过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的努力,少数民族话剧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绚丽多姿的春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