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如何看待干部的“老”与“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28
第5版()
专栏:

如何看待干部的“老”与“嫩”?
张聿温
“天上飞机里面的乘客,是运动着的呢,还是静止的?”记得中学时上物理课,老师提了这么个问题。当时,同学们脱口而出:“运动着的。”老师却不动声色地说:“静止的。”同学们面面相觑,老师不慌不忙地解释道:“说乘客是运动着的和静止的都对,因为所选的参照物不同。以地面作参照物就是运动着的,以飞机作参照物就是静止的。”这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党的十二大提出实现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要成千上万地选拔优秀的中青年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的时候,我又想起了“参照物”这个问题。
从理论上说,谁都懂得“为政之本,在于得人”的道理,都承认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的重要,也都领会“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含义。然而一到实际生活中,对问题的认识却往往很不一致。当然,选拔干部进领导班子是件大事,应该慎重。而选拔干部中出现认识不一致,情况也有种种,但我这里要说的却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即如何看待干部的“老”与“嫩”。
有的干部,明明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实际考验,年龄也四五十岁了,应该说是各方面比较成熟了,但一旦提出将其选拔进某一级领导班子,马上就有人连连摇头:“太嫩了些,锻炼得还不够。”福建省就有这么两个实例。胡平和陆东明,都是建国初期党一手培养起来的有专长的人才,今年也都五十二岁,也都在实际工作中摔打了三十几年,当初提名选拔他们到省政府班子中去时,就有一些人不赞成,说他们“太嫩”。为了说服这些想不通的同志,省委负责同志解释道:建国初期,张鼎丞同志从中央回福建当省委第一把手时,才五十一岁,一些“老福建”们都尊称他“张老”。而现在选拔五十二岁的人当副省长,为什么却把他们当成“小字辈”呢?这件事发人深思。当年同志们称张鼎丞为“张老”,其中固然有对他尊敬的成分,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当时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相当年轻。那时候,毛泽东同志刚五十七岁,周恩来同志五十出头,邓小平、陈云同志才四十多岁。而今天,对五十二岁的干部还说“嫩”,则是因为现在我们各级领导班子普遍“老化”。
好在福建的一些领导同志终于想通了,胡、陆二同志已经担任了副省长,这就为我们选拔优秀中青干部提供了一个“参照物”。是不是各地类似的问题都解决了呢?并不。看来,认真思考并正确解决选拔干部的“参照物”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有十亿人口,人才是有的,只要丢掉论资排辈、人要完人一类旧的传统观念和形而上学思想,人才就站在面前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