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第二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物质基础的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29
第5版()
专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常识读本(二十六)

第二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物质基础的生产
第十章 正确安排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第二节 综合平衡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综合平衡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我国现阶段综合平衡的基本任务就是为了完成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正确安排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使人力资源、国土和其他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求得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
综合平衡工作的主要内容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正确安排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安排好:(1)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比例;(2)农业和工业的比例;(3)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4)工农业生产和运输的比例;(5)农业内部的比例关系;(6)重工业和轻工业内部的比例;(7)工农业等生产的发展与商业服务业发展的比例; (8)生产和基本建设的比例;(9)商品可供量和社会购买力的比例;(10)积累和消费的比例;(11)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比例;(12)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比例;(13)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口增长的比例关系;等等。
在这些比例中,农业和轻重工业的比例,积累和消费的比例,是最重要的比例。正确安排农业和工业的比例,具体说来,一方面工业发展速度与建设规模和城市人口的增加,要同农业可能提供的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相适应;另一方面,工业和农业所提供的消费资料要同社会购买力的增长相适应;重工业所提供的生产资料要和农业、轻工业的需要相适应。
正确安排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就是要根据国力的可能,兼顾积累和消费的需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由于我国的生产水平还很低,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要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为了实现新的历史时期的任务,就必须在保证人民基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确定积累,同时又要在有一定积累的条件下确定消费。
另一个方面是恰当安排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做好资源(供给)和用途(需求)之间的全面平衡。主要是安排好:(1)社会产品的资源(供给)和用途(需求)之间的平衡;(2)国家预算收支平衡;(3)银行信贷收支平衡;(4)外汇收支平衡;(5)物资供求平衡;(6)劳动力供求平衡;(7)人力、物力、财力相互之间的综合平衡,如财政、信贷与物资之间的综合平衡;等等。
国民经济对人力物力的需求同资源(供给)之间是否平衡,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发展关系极大。如果计划上安排的社会总需求过多,而能够生产出来的社会产品较少,在计划上就留下缺口;或者计划上是平衡的,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没有积极挖掘生产潜力,劳动生产率达不到计划要求,物质消耗大,没有切实可靠地增加国民收入,而计划上又没有相应压缩需求甚至追加得更多,都会造成不平衡,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指出:货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平衡与否,是实物需求与供给之间平衡与否的货币表现。由于实物种类极多,平衡起来很复杂,需要用货币平衡作为补充。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货币需求与供给平衡与否,仍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生活。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在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国民经济中社会产品需求与供给的平衡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通过国家预算收支、银行信贷收支反映出来。同时,大规模的建设、各种社会消费、国际经济交往等等,都需要大量基金集中在国家手中,分散在社会上的物质财富是不能满足这些需要的。这些都决定国家预算收支平衡和银行信贷收支平衡的重要意义。如果国家财政收支不平衡,发生财政赤字,而且财政赤字发展到严重程度,那就势必引起银行信贷收支不平衡,产生财政性的货币发行,使货币发行量的增长同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量的扩大不相适应,甚至造成通货膨胀。
对于外汇收支平衡,在对外经济关系发展起来的今天,也决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要积极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另一方面又要厉行节约,防止不合理地使用外汇,借用外债要充分考虑偿还能力。指导我国综合平衡工作的基本原则
从我国的经验来看,综合平衡工作只有在以下几条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才能完成它的任务。
(一)积极可靠。所谓积极可靠,就是要用积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精神,根据可靠的计算和分析来考虑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问题。我们知道:已经形成了的生产力是可以计算得出来的,发挥这些生产力能力的条件(如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交通运输状况等等)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根据这两点,也可以计算出在一定时间内新的生产能力形成的状况。我们也可以计算出现实的社会需要(如社会购买力),还可以计算出各种需要平衡的要素。还有一些措施,如果被采取,它的成果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再加上我们相信广大群众会积极完成计划所要求他们去完成的任务。我们的整个经济机器能有效地工作,一个积极可靠的综合平衡就可以完全有科学根据地建立起来。
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在人力资源、国土资源和其他经济资源方面,在技术改造、技术推广方面,在劳动者的积极性的发挥方面,在生产结构乃至整个经济结构的改革方面,在对经济建设指导和管理的科学水平和组织工作水平(其中就包括搞好综合平衡工作本身)方面,都拥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生产、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潜力。如果这种潜力能够比较好地发掘出来,我国生产就可以得到迅速的增长。而这些是很难用算账的方法完全计算出来的。在进行综合平衡时,我们只能根据能够计算出来的东西来进行平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又不能不估计到这些潜力的作用,估计到生产更快发展的可能性。
(二)适当留有余地。这是积极可靠原则在可靠这个方面的具体化。它的含义是在进行综合平衡时不要满打满算,更不要留有缺口,防止因为主观认识不符合客观而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所造成的被动,使自己能够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三)保证重点,兼顾一般。保证在一定时期内对全局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同时要照顾其他各个方面。重点和一般是互相依存的,过分突出重点,势必排挤一般,到一定时候,重点本身的发展也难以得到可靠的保证。重点能突出到什么程度,一般应兼顾到什么程度,必须经过综合平衡。重点也不能固定不变。例如,在当前,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是重点,也许经过一段时间,重点应该是另外一些方面,重点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四)瞻前顾后。在进行综合平衡时,一方面要仔细分析计划期之前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注意加强薄弱环节,适当放慢那些发展过快的部门,对于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已经形成的供需关系、协作关系等也不要随便打乱;另一方面还要认真考虑同下一计划期的衔接。决定建设规模、招收职工、增加工资、调整价格等等,不能凭主观愿望,要考虑以后年度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增长的可能性。
本章执笔:余广华
(原载《经济学周报》1982年第31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