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焦点对准心灵——纪录片《美的呼唤》观后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1-03
第5版()
专栏:

焦点对准心灵
——纪录片《美的呼唤》观后有感
斯桐
这是一篇有如行云流水一般夹叙夹议挥洒自如的散文,然而论其洋溢的激情,这又是一首给人以冲击波的抒情诗。纪录片《美的呼唤》(陈光忠编导)讴歌人们心中美好的情操,又鞭笞着人们心中污浊的暗角。影片的编导者始终把摄影镜头的焦点对准人们的心灵,这就显见其构思和立意的高明。
是不是所有摄影镜头的焦点都对准人们的心灵呢?故事影片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们的心灵为其首要任务的。在这个领域里,摄影镜头的焦点照理应当对准人物的心灵。但是,事实并不尽然。在某些故事影片里,摄影镜头的焦点,有时只对准人物的外表。例如,有些影片不顾人物身份,不顾规定情景,或让女主角换上十八套“行头”,或以服饰之艳丽招徕观众。不论扮演什么角色,那个演员的发型和鬓角都保持固定的形状,甚至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干部居然蓄起西方嬉皮士的长发……这些都是在近几年的某些故事影片里看到的。在这些影片里,摄影镜头的焦点偏偏不对准人物的心灵,丢弃了艺术的真实性,广大观众早就街谈巷议,颇多责备。
在这个背景前面,忽然看到一部纪录影片,叫做《美的呼唤》,自始至终把焦点对准人们的心灵,不免叫人耳目为之一新。
耳目一新,从这个效果看编导的创作意图,艺术家是实现了创作初衷的。把焦点对准人们的心灵,这无疑是影片编导构思的出发点;作为纪录影片的创作者,这是可贵的探索和创新。电影界颇有一些艺术家在探索,在力求创新,这种勇气是应当大大鼓励的。勇于探索之外还必须善于探索,才叫有勇有谋,就大有希望成功了。这也是《美的呼唤》取得成功的秘密之所在吧。
影片的主题有如片名,是探求美,是回答美是什么。
对于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看法有异,归根到底是因为心灵有别。《美的呼唤》锲而不舍地把焦点透进人们的心灵,有时象一把利锋,把灵魂的暗角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有时象春风,把心灵深处的芬芳送向四方。影片充满激情地呼唤着人们心灵之美。
美,需要呼唤吗?是的。影片的编导必定痛感十年动乱造成我们社会道德、社会风气的污染,美和丑被颠倒了,所以他才要呼唤,要呐喊。天鹅是美的,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的人,听过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以及圣·桑的《天鹅之死》这些芭蕾音乐的人,尤其会爱慕天鹅之美。因此在玉渊潭被残杀的天鹅的伤口淌出的血,就会在爱美的人们心中引起剧痛。故宫的铜狮和颐和园的铜牛,因其巧夺天工的艺术美,可以使人流连忘返,然而却有时装仕女横加践踏,这也叫爱美的人于心不忍。令人更为惊叹的是,当镜头的焦点对准这种丑事的时候,当事人却无动于衷不以为羞,这就丑上加丑了。影片捕捉到的诸如此类的镜头,在日常生活中绝非仅见。影片的编导是有心人,具有创作的完整构思,这便用丑把他所要表现的美烘托出来了。听说为了捕捉这些镜头,编导者连饭都顾不上吃,饿着肚子等待着愿者上钩,也够煞费苦心了。
影片热情地歌颂了用辛勤劳动创造了美的普通人:清洁工人、花农、厨师、党的干部、艺术家、护士……是他们在给我们的生活创造花团锦簇的环境,他们的美好心灵在闪耀光辉、在召唤我们,让我们看到生活里毕竟充满着美。“假如我明天死去,我要把今天的笑脸留给人间!”这一句出自患有不治之症的小姑娘心灵的呼声,经过影片编导者对人物大事描写之后,不是起了震撼人心之效,叫人激情荡漾吗!
《美的呼唤》是一部具有一定情节性的纪录影片。它的情节性不象故事影片之存在于人物相互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之中,它存在于画面和解说词浑然一体的结构之中。尽管它的情节是片断的,但起了塑造人物之效。内科护士、退休的老干部、法裔华人艺术家、患不治之症的中学生等等,这些人物都是具有一定情节性的,因而他们的性格——心灵,被深入地揭示出来了。没有这些人物和“情节”,影片的主题是难以深刻揭示的。
还应该特别一提的是影片的解说词。影片洋溢着激情,除了节奏明快以外,还应归功于解说词。解说词采用了第一人称“我”,这在纪录影片是少见的,也是别开生面的。“我”不是编导者,“我”是画面以外的一个人物。他用解说词这个画外音参与到影片的众多人物之中来,甚至成为主角,成为生活中美与丑的见证人,成为整个影片结构的贯穿线。“我”在呐喊,在呼唤美,在鞭笞丑,其所呐喊和其所呼唤的,一旦被观众接受了,“我”便融化在观众之中,成为观众的呐喊和呼唤。这是影片在观众心中激起强烈共鸣的有力手段。
《美的呼唤》为纪录影片开拓了一个新生面。学其标不如学其本,这就是说,我们要象《美的呼唤》的作者那样,勇于探索、善于探索,有勇有谋,在纪录影片的园地里开出更多奇葩异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