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为了抢救一个病危的科学工作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1-04
第3版()
专栏:

为了抢救一个病危的科学工作者
本报记者 王友恭
今年8月1日晚9点30分,一架镶着“八一”军徽的银鹰在首都某机场缓缓降落。舷梯刚刚靠上舱门,早就等候在停机坪上的人们一拥而上,敏捷而平稳地将一个重危病人从机舱转换到救护车上。铃响车开,风驰电掣地驶向市区。
这个病人是一位中年科学工作者。他叫陈叔平,今年45岁,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稻类室副主任,西藏作物品种资源考察队党支部副书记。
十几个小时前,他正奄奄一息地躺在青藏高原上的昌都医院里。因重型肺炎加上高山适应不全症,他高烧多日不退,医院于两天前发出了病危通知。
今年5月下旬,由国家科委和农牧渔业部联合组织的赴藏考察队在成都集训期间,陈叔平因上呼吸道感染,不断咳嗽。这个早就抱有为祖国收集稻类资源夙愿的科学工作者,没等病好就和大家一道进藏,赶赴考察地点。他们为了寻找宝贵的作物品种资源,每天爬山涉水,活动在空气稀薄的高原山林之中。考察工作相当紧张劳累,陈叔平的病情也日渐加重。他经常发烧,连续不断地咳嗽使他不能入睡。开始,他采取一次吞下半管银翘解毒片的办法来对付,但是这种办法渐渐失灵了。同志们看他气喘不止,劝他回到内地治疗。但是他舍不得这宝贵的考察季节,舍不得离开紧张工作的战斗集体。直到7月20日,他到昌都汇报工作时病情加剧不得不住进医院。
昌都地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知道他是在考察第一线上病倒的,对他的治疗格外重视。医院院长兼主治大夫亲自为他多次组织会诊,地区卫生局长亲自为他抓药。全地区只有60支治疗肺炎的特效药氨基苄青霉素针剂,全部调来为他注射。但是,尽管医院从各个方面作了极大努力,仍然控制不住病情的发展。7月29日,病人不时昏厥。
怎么办?考察队的战友们把陈叔平的病情及时向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领导作了汇报。
在这万分急迫的时刻,中国农科院和昌都地区的领导都不约而同地想到:向人民解放军求援。行署副专员亲自赶到几十公里外的某高原军用机场提出请求,机场领导立即向上级作了报告。
7月31日下午4点多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接到成都部队的报告,总参领导同志当即指示:科学工作者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深入到很艰苦的地方去做工作,现在生命受到威胁,人民解放军要坚决抢救。抢救任务立即下达到空军司令部。
空军领导指出,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战斗任务,抢救科技工作者就是抢救“四化”建设中最需要、最宝贵的财富。要想尽一切办法全力抢救。当夜,具体飞行任务落实到了武汉空军某部。
这是一次难度大、距离长的高原之行。接到飞行命令的某机组立即投入飞行准备。亲自担任这次飞行机长的副团长王飞玉和飞行小组的全体人员连夜研究设计飞行方案,作好了应付各种飞行障碍的对策。
在这夜深人静的同一个时间里,为了抢救一个科学工作者,从北京到昌都,从部队到地方,多少人守在电话机旁进行着“热线”联系,有多少人为做好抢救准备工作争分夺秒地奔忙!……
天没亮,高原某机场就全体动员,投入迎接抢救飞机到来的各项准备。与此同时,昌都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了提前将病人安全地送到机场,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护送病人的一切准备工作。成都部队医院也派出救护人员到飞机需要加油的机场等候配合抢救。
8月1日午后,等候在高原机场上的人们眼巴巴地望着天空,天空晴朗无云。但是高原上的天气瞬息骤变,正当耳边传来飞机马达声的时候,乌云笼罩了天空,从飞机上看不到机场,找不到跑道。机组的同志们心急如火,飞机在重山叠嶂的高原上空来回盘旋。怎么办?按照常规,遇到这种天气只好返航。但是,今天是来救人的,时间就是生命。机长当机立断:不能返航。全体机组人员反复搜索降落的时机。盘旋往复的飞机忽然从云隙中看到地面,找到了机场。说时迟,那时快,机长猛推操纵杆,飞机急剧降落。
陈叔平被安全送抵首都后,经过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精心治疗,逐步恢复了健康。
在陈叔平治病期间,国家科委和中国农科院的领导亲自前往医院看望。陈叔平得救的消息传开后,许多群众给农科院和陈叔平来信来电,有的说这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深入人心的具体表现;有的说这是六十年代初抢救“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情景的再现,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曲赞歌。
最近已经出院的陈叔平投书报社,详细叙述了他被救的过程和感受。当他见到记者时说:“党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我,我要把党给我的第二次生命作为新的起点,在十二大精神指引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