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为农民尽快致富筹集资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1-06
第2版()
专栏:

为农民尽快致富筹集资金
本报评论员
农村金融信贷工作是调节农村经济的重要杠杆,多年来在支持农业生产,扶助贫困农民,扩大商品流通,稳定市场物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广大农民信任和依靠的重要经济力量。当前,在农业战线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而奋斗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争取国家财政根本好转,对农业投资不可能大量增加的情况下,更多地筹集和更好地调剂农村资金,不断地提高信贷的经济效益,支持农民发展生产,尽快致富,是农村金融部门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农村金融部门的这一任务,是完全能够实现的。一方面,农村中闲散资金的潜力很大。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近三年来,农村存款额大幅度上升,改变了过去年年需要国家增加农贷指标的局面,为农业扩大再生产,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只要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想方设法吸引农民存款,把闲散资金变成信贷资金,把部分消费资金变成生产资金,并且加快资金周转,不断提高信贷的经济效益,就可以聚成支农的巨大资金力量。另一方面,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养殖、种植、加工专业户的普遍涌现,农村商品经济日益活跃起来,迫切需要大量资金,使信贷工作大有用武之地。只要很好地利用信贷这一经济杠杆,把需要和可能两个方面密切结合起来,实现“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并且注意统一安排和合理使用信贷资金、国家财政拨款和集体以及个人自有资金,就会有力地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
做好农村信贷工作,首先要求农村金融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清除“左”的影响,适应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后出现的形势,扩大信贷对象和范围。既要支持集体经济的统一经营,又要支持社员户的分散经营;既要支持专业户、重点户,又要扶持一般户和贫困户,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重集体、轻个人的情况,使集体和个人都能广开生产门路,发展多种经营。
其次,要更好地利用信贷杠杆,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是农村发展生产的方针,也是信贷工作必须依据的原则。在支持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协助社队和社员,在当地统一规划下,发挥优势,搞好山区、丘陵、草原、水面、滩涂的开发利用;支持农民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改善生产条件,搞好农业基本建设;支持良种场、种畜场、园艺特产品场,为农民发展商品生产服务。
信贷工作还要进一步改变只在生产环节上支持生产的习惯作法,努力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上支援农业,促进农村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迅速发展,在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上开展信贷工作,利用信贷资金支持商品生产的加工、储藏、运输、包装等基础建设;运用市场信息指导生产,避免盲目性,使农民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能够销售出去,使国家计划要求与市场调节协调起来。信贷工作能自觉地做到这些,必将对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更巨大的影响。
进一步发展农村信贷工作的关键,是提高信贷的经济效益,就是说,要正确处理信贷资金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力争用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这就需要加强农村信贷的计划管理工作,认真按信贷的规律和特点发放贷款,以能否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作为贷与不贷的主要条件;要根据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周期和建设周期来确定贷款期限和严格贷款管理,充分发挥信贷的促进作用和监督作用。
筹集、使用和管理农村资金,是繁荣农村经济的一件大事。要加强领导,要尊重农村金融部门的自主权,保证信贷资金的使用更加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的要求,更加符合农民发展生产的需要,达到加速资金周转,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帮助农村尽快富裕起来的目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