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访“西红柿大王”任忠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1-06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访“西红柿大王”任忠宽
他无棚种植的西红柿,一年两熟,个大、肉多、无籽,春季提前上市半月到二十天,秋季可供应到元旦以后。
“霜降”已过,鲁西南田野里,只剩下没拔的棉柴。可是,我们站在单县城关镇赵花园生产队社员任忠宽责任田地头上,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一片青枝绿叶的西红柿,棵棵结满硕大的果实,每棵有八九个。在西红柿地里,我们询问了老任种植西红柿的情况:他家今年春季种西红柿九分,收获15,000斤;秋季种西红柿四分,可收3,500斤。两季折合亩产2.5万多斤。春季已卖得款2,300多元,全年少说也能拿到3,000元。任忠宽种的西红柿,有的一棵结果十几斤、二十斤,最大的一个西红柿重1.85斤。老任指着地里正长着的西红柿说:“这么一小片西红柿地,收入3,000多元。靠科学种田,土地潜力大得很!过去一亩地收入还不到300元,现在我家承包4亩地,种西红柿、芹菜、粮食等,均拉起来,每亩地收入1,000多元。”
老任接着向我们介绍了无棚一年两季西红柿的特点:春季种的西红柿,在“芒种”前收获,比别人种的提前半月到二十天上市;秋季到“霜降”前后收获,能出售到元旦以后。改变西红柿的成熟期,上市时一早一晚,既供应了淡季市场需要,又提高了经济收益,每斤多卖三、四倍的价钱。任忠宽采用植物生长刺激素2—4D蘸花,使西红柿少长籽、多长肉,早熟、高产。老任说话间,顺手从棵上摘了个西红柿,足有斤把重,让我们品尝。我们掰开看,淡红色的柿肉,不见有籽,只有极少数比针尖还小的白点,大概就是原来的籽吧。吃起来,酸甜适度,味道很好。
任忠宽今年四十一岁,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他利用工余时间,自修完大学的一些有关课程。他为了改变西红柿的成熟期,做到一年收两季,查阅了许多科技资料,并走访过一些蔬菜生产先进单位和蔬菜科研单位。任忠宽勇于探索。有一年,他在收获过西红柿的地里发现了几棵西红柿苗,是当年落地西红柿的种籽长出来的,他就保留下来,注意观察。这几棵柿苗居然在“霜降”前结了几个青西红柿。他从这里受到启发,决心用改变成熟期的办法,找到在大田里一年种两季西红柿的栽培方法。
他在自留地里进行试种,秋季西红柿虽然长出果实,可是只能长到青熟期,酷霜就到来,摘下来的青西红柿,运到市场上卖不出去。任忠宽继续钻研,并向老农请教,又试验了用塑料薄膜覆盖,使青熟西红柿糖化变红的办法。如果想使西红柿保存的时间更长一些,就把青熟西红柿放在屋里缸内加盖,可保存到春节时供应市场。
任忠宽在北方大田里一年两季西红柿的种植成功,为西红柿创高产,改变成熟期,适应市场需要,增加社员收入,闯出了一条新路,被人们誉为“西红柿大王”。
任忠宽是个热爱科学的人,也是个热心帮助社员致富的人。1979年他在大田里试验成功一年种植两季西红柿,第二年就在全生产队进行推广,并亲自指导社员种植。现在,赵花园生产队55户社员,几乎家家户户发了“西红柿”财。
(原载《大众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