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用武之地和有武可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1-09
第3版()
专栏:农村漫谈

用武之地和有武可用
龚永泉
每年,都有一大批初中高中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有人开始时感到种田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可是,真正参加生产之后,却这也不会干,那也干不好,这时才认识到自己并没有多少“武”,很希望能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变成有专长的人材。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为各类人材大显身手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有把子力气就能种好田的说法,开始改变了。因此,各地兴起了“科学热”:开办讲座时窗外有“旁听生”;一家良种百家求;有的社员自费去几十里外学习技术,等等。不少地方在“科学热”中注意发挥知青的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湖北省浠水县前进大队坚持对中学毕业生进行职业教育,近三年来,举办了30多期短训班,培训技术骨干。这个大队连续五年夺得亩产2,400斤的好收成,是和他们重视发挥知青的作用分不开的。目前,农村的中学毕业生已达1.5亿人,如果都能各习一“武”,各精一技,作用将是巨大的。
社队重视培养知识青年固然是必要的,若是农村中学学生在校学的就是回乡用的,一毕业就能发挥作用,不是更好吗?《庄子》里有则寓言,讲到有个叫朱泙漫的人,耗费了大量资财,外出从师,学成了屠龙术,然而,回家乡后却无龙可屠。我想:如果他当初学的是屠猪,也许有些用场。要使农村中小学教育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有必要进行一些改革。一方面抓好普及教育,一方面在小学中增加农业技术课程,一部分中学可以改成农业中学。这样,就能保证大多数学生毕业后有“武”可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队队户户就会有众多的农业技术员,就会把科学种田、多种经营的先进技术普及到乡村的各个角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