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要重视深入生活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1-10
第5版()
专栏:

要重视深入生活的问题
本报评论员
深入生活的问题,看来是老生常谈了,为什么今天要重新强调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文艺创作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的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创作,与我国迅速发展着的生活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着的需要相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从反映生活的广度来看,虽然文艺创作的题材比过去是丰富了、宽阔了,然而,人民群众在各条战线上所表现出来的高昂的劳动热忱、生气勃勃的创造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来的许多新的事物、新的人物以及所遇到的不少重大的生活矛盾,在我们的文艺创作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反映。显然,这与作者的生活视野还不够宽阔,对不少生活领域不熟悉或不够熟悉有关。从反映生活的深度来说,不少作品比较肤浅,停留在生活的表面,而没有往深处开掘,显得一般化;还有一些作品任意编造,漏洞百出,根本经不住推敲,显然,这也与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不够细致深入,生活积累不够丰富厚实有关。我们的文艺创作要有一个新的突破、新的发展,不能不重视深入生活的问题了。
作家、艺术家到生活中去,关键要在“深入”上下功夫。有的同志提出,作家不必建立自己的生活基地,串串门,聊聊天,这样的方式比之长期蹲点的方式,了解生活可以更多一些、更快一些。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欠全面的。作家到生活中去,可以根据各人的特点和条件,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在这方面不能“一刀切”,更不能强求。但是,不论采取什么方式,都要达到“深入”。跑马看花不能代替下马看花,道听途说不能代替自己的亲身实践。生活不是浅矿,作家不“沉”到生活里去,蕴藏在生活深处的新的事物、动人的东西、闪光的精神是难以捕捉到的;要真切地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敏锐地看出生活的发展趋向,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我们希望一些作者,特别是一些中青年作者,不要满足于在生活的浅滩上涉足,而要真正投入到生活的激流中去、深水中去,把对“面”的了解和对“点”的深入结合起来,把耳闻和自己的亲身体验结合起来,这样,一时半时也许拿不出成果,但是,日久天长,将会尝到好处和甜头的。
我们的作家、艺术家,还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去熟悉一些自己原先不熟悉的事物。有些同志也许会提出:作家不是要写自己最熟悉的吗?毫无疑问,作家必须写自己所熟悉的,倘若作家对自己的描写对象不熟悉,缺乏感情,那么,他笔下的人物很难活起来,他的作品也是很难打动读者的。但是,作家、艺术家又不要把“写自己熟悉的”当作框框束缚自己的手足,把自己锁闭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一个具有高度时代责任感的作家、艺术家,除了写他熟悉的以外,必要的时候,还要根据人民的需要,听从时代的“将令”,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去熟悉他原先所不熟悉的事物,去创作人民所期望他创作的作品。服从时代的“将令”,到一个陌生的领域里去同群众一起生活、一起战斗,变不熟悉为熟悉,创作出“切合时宜”的作品来,这在我国是有传统的。周立波同志原来熟悉的是知识分子,根据时代的需要,他突破自己的生活圈,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土改斗争,在熟悉了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的基础上,写出了《暴风骤雨》。柳青同志也是始终坚持深入生活的。他们深入生活的扎扎实实的作风,是值得发扬的。作家、艺术家多方面地去熟悉生活,努力开拓自己的生活视野,还有一个好处。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不是孤立的、锁闭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千丝万缕地扭结在一起的。作家、艺术家在深入了解一个领域、一个方面的同时,旁及其他领域和其他方面,有助于他们在较为广阔的背景下,写出生活的立体感和纵深感,写出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这些,在我们文学创作中还是比较薄弱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稳步地向前发展,波澜壮阔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为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他们的驰骋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热情地、扎实地投身到生活的激流中去!我们相信,作家、艺术家在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社会、不断提高创作技巧的基础上,一定能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作品来,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