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希望在这儿——上海南市区青年“送温暖”活动记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1-11
第4版()
专栏:

希望在这儿
——上海南市区青年“送温暖”活动记实
本报记者 郭伟成
“五十年代人帮人;六十年代人斗人;七十年代各人顾各人。”
“八十年代呢?”有人问。
“还不是那么回事。”悲观论者这样回答。
然而,在上海市南市区,我却听到、看到了许多同那些悲观论者所想象的截然不同的情形:
阳光洒满大地时,八十六岁的老人陆红宝坐着保健车去公园了。她身旁簇拥着一群年轻的后生,有多少人向老人投过羡慕的眼光:“好福气呵!”……
年满八十的张美君老太太病了,几个小辈送她去医院就诊;喂药、喂饭、端水,床前床后忙个不停……;
中秋节到了,在斜桥、陈家桥、露香园、半淞园等街道一些冷落多年的老人家里,欢声笑语阵阵,老少同堂,共叙天伦……。
打听一下,这些老人全是膝下少子无女的孤独老人。关心、照料他们的是南市区的共青团员、待业青年“学雷锋小组”的男女青年们。这不是逢年过节象征性的做好事活动,而是春夏秋冬从不间断的常年服务。
事情发生在一年多以前:中共南市区委在纪念建党六十周年时号召“党风带民风,为民办好事”。共青团南市区委闻风而动,组织起了以共青团员为骨干的街道待业青年“学雷锋小组”。一年多来,他们把党和社会主义的温暖送进了几百户孤独老人的心中。最初,他们是定期上门服务。后来,逐渐形成制度:定人、定时间、定内容、定对象;包室内外卫生,包看病洗澡,包洗衣拆被,包购柴米油盐和日用品。他们称之为“四定四包送温暖”。
在团区委办公室里,我打开了厚厚的登记本,里面整齐地别着近300张卡片,逐个登记着分布在全区13个街道137个里弄的277户孤独老人的姓名、住址、年龄、性别,以及规定包办的服务内容和每周三天服务的日期。每户都有一个小组负责照料。
在半淞园街道瞿溪路481弄66号,住着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六十九岁的李竹英老妈妈。一年前,老伴去世,她成了孤独老人。人到晚年,膝下无子,难呵。屋里灰尘,门外垃圾;蜘蛛在屋角摆下了“八卦阵”。李妈妈抱怨自己的晚年,叹息“万能的主”离她太远。就在这时,学雷锋小组的青年叩响了她的门。李妈妈满腹疑虑地看着这些小青年,不相信他们会“代替上帝”给她“送温暖”。她冷冷地说:“我不相信别人,只信自己,你们走吧。”
一次、两次碰壁,有的人气馁了,“帮忙都勿要?勿要拉倒!让她的‘上帝’去帮助她吧。”但是,多数人谅解了老人。团支部分析了老人的心理:丈夫刚去世,心情欠佳;十年内乱造成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人们对青年难免会有种种偏见。意见一致了,他们要以行动消除老人的疑虑。
一个早上,老人祈祷完,走出房门,发现了奇迹:垃圾清扫了,外墙被粉刷一新。老人深深感动了,这当然不是“上帝”显灵,是那些年青人干的。她向年轻人敞开了房门,敞开了心!青年们七手八脚清除了屋里的灰尘和“八卦阵”,粉刷了内墙。为了经常照料李妈妈,他们订了服务公约,用定人定时轮流值日的办法包下了老人的家常杂务。今年6月,李妈妈不慎摔伤了腿。在她卧床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青年们天天轮流服侍,为老人料理家务、给老人做爱吃的饭菜。老人平生第一次在晚辈面前流下了眼泪。她说:“我识字不多,但心里明白。收音机里广播说,外国有个老人死了七年才被人发现,真是作孽!我要把你们做的好事告诉大家:只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孤老不孤。”
南市区的共青团员、青年们为烈属顾杏英老妈妈服务;顾妈妈向他们讲述了女儿在抗美援朝时在战场上英勇献身的事迹。她激励青年们珍惜美好的今天。在蓬莱街道,青年们热心地为八十四岁的孤老太艾秀娟定期上门服务,包下了老人的日常生活,并不因为艾秀娟老人的儿子解放前夕跟国民党军队跑到台湾去了而冷落她。老人逢人就说:“共产党的好处真是说也说不完。”
在陈家桥街道南码头居委住着一位前国民党军官。1978年,他被政府宽大释放不久,老伴病故了。学雷锋小组主动帮助他清扫屋子,拆洗被褥衣物,帮他料理家务。他感动地说:“我过去是对不起人民的。现在没人同我算老账,照样上门送温暖,共产党真伟大!社会主义制度真优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