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五次军事“围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1-12
第5版()
专栏:学点民国史

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五次军事“围剿”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反动派叛变国民革命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创立中国工农红军,建立了许多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这引起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极大震动和恐惧。蒋介石在与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结束后,就纠集大批军队从1930年至1934年连续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反革命军事“围剿”。
1930年12月,蒋介石跑到南昌,亲自部署对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调集11个师又3个旅共10万人,以鲁涤平为总司令,用“长驱直入,分进合击”战术,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建立了八百里的弧形围攻线。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约4万人,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采用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战略,以少数兵力结合地方武装,节节阻击、消耗、疲惫敌人,主力则隐蔽集结于宁都北部的黄陂、小布地区。国民党军队五个半师分路进攻到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等地后,将兵力增加到九个师继续推进。12月30日,敌第九路军前敌总指挥张辉瓒,率其第十八师由东固向龙冈前进,钻进了红军设置的“大口袋”,被埋伏在附近山中的红军围歼,师部及两个旅共9,000人被全部歼灭,张本人也被活捉。第五十师谭道源部闻讯后,急忙由源头向东韶撤退,遭到红军追击,两个团被歼,余部分别退向南丰和洛口。其他各师纷纷退却。五天内连败两仗,第一次“围剿”就此告终。
三个月后,蒋介石又发动了第二次“围剿”。他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围剿”军总司令,从各地搜罗了20万杂牌军队,改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以江西宁都为主要目标分四路进攻:王金钰率第五路军向东固等地进攻;孙连仲率第二十六路军向东韶、小布进攻;朱绍良率第六路军向广昌、黄陂等地进攻;蔡廷锴率第十九路军向龙冈、宁都进攻。红军仍然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迫敌而居,待机歼敌。1931年5月16日,第五路军的公秉藩二十八师和四十七师王冠英旅,由富田向东固迫近,以一字长蛇阵在山间小道行进,隐蔽在白云山上的红军猛冲下来,杀向敌军,势不可当。经一昼夜激战,敌二十八师大部被歼,留守在富田的一部也遭到红军围击。接着,北撤的郭华宗四十三师大部,西援的高树勋二十七师一个旅,据守广昌的胡祖玉第五师,在建宁的刘和鼎五十六师,也先后被红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我军于十五天中自西向东五战皆捷,共歼敌3万多人。
两次“围剿”的破产,使蒋介石气急败坏,于1931年7月接着发动了第三次“围剿”。这次由他亲自出任“围剿”军总司令,调集了30万兵力,其中还包括他的嫡系部队5个师,限令3个月内消灭共军,并邀德、日、英国军事顾问随军策划。他把“步步为营”的战术又改为“长驱直入”,分兵两路展开钳形攻势:以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兼左翼集团军总司令,指挥7个师从南丰方面进攻;以陈铭枢为右翼集团军总司令,指挥6个师从吉安方面进攻。陈诚十四师、罗卓英十一师长驱直入,侵占黎川、广昌、于都等地,四出寻找红军主力决战,企图驱赶红军于赣江消灭之。但是在红军“避敌主力,击其虚弱,乘退追击”的战术面前,国民党军队非但没有找到红军主力,反而被拖得疲惫不堪,斗志沮丧。8月间,上官云相四十七师、郝梦龄五十四师和毛炳文第八师两个团次第在莲塘、良村、黄陂被歼。正当“围剿”遭到惨败的时候,9月3日,在广州另立“国民政府”反蒋的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出兵湖南,蒋介石只得下令“围剿”部队撤退。这时红军乘退追击,蒋鼎文第九师一个独立旅在老营盘被歼,韩德勤五十二师在方石岭被全部歼灭。
国民党在三次“围剿”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同时,对其他根据地也一再发动“围剿”。1932年5月进攻鄂豫皖苏区的“围剿”军,在红四方面军进行的“苏家埠战役”中,有17,000余人被歼,皖西“剿共”总指挥厉式鼎被生俘。经过三次反“围剿”战争,全国正规红军发展到10万人,赤卫队等地方武装有10多万。赣南、闽西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拥有300万人口,1931年11月在瑞金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其他根据地也有了扩大。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不顾大片国土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于1932年6月起又对红军发动第四次“围剿”。他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调集了81个师另29个旅、39个团共63万兵力,并自任“围剿”军总司令兼豫鄂皖三省“围剿”军总司令,坐镇武汉。为了解除对武汉的威胁,他首先集中主力24个师另5个旅,以“稳扎稳打,并进长追,逐步压缩”的方针,大举进犯鄂豫皖和洪湖地区。红四方面军和红三军英勇抗击敌军。8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在七里坪激战七昼夜,国民党军主力被歼5,000余人。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红军其后一再失利,于9、10月先后撤离鄂豫皖和洪湖根据地,分别转入四川和黔东。红四方面军连续粉碎了四川军阀田颂尧、刘湘、杨森、刘存厚等部的“围剿”,在22个县和一个市建立起革命政权,红军又发展到8万多人。转移到黔东的红军后来发展为红二方面军,建立了湘鄂川黔根据地。
1933年春天,国民党军队扑向江西中央根据地,以何应钦为“赣粤闽湘边区剿匪总司令”,陈诚、蔡廷锴、余汉谋分任中、左、右路军总指挥。陈诚指挥的“中路军”12个师是主力,兵分三路由乐安、南城、金溪“分进合击”,向广昌进攻。第五十二、五十九师抢先深入宜黄地区,于2月27日拂晓被周恩来、朱德指挥的红一方面军在黄陂山地伏击,经过两天战斗,五十二师全军覆没,师长李明负伤被擒后身死;五十九师遭围歼,师长陈时骥被活捉。陈诚不甘失败,继续指挥“中路军”南进,结果号称“精锐部队”的第十一师,于3月21日在距东陂八华里的草台岗被围歼,师长萧乾重伤毙命;李延年第九师乘夜突围,也被歼灭一部。其余各部仓惶向黄陂、宜黄撤退。蒋介石沮丧不已,说自己“打仗从来没有这样失败过”。
但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继续深入侵略,又于1933年10月调集百万兵力、200架飞机,对中央红色区域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蒋介石先在庐山开办军官训练团,聘请以赛克特为首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及美、意军事教官执教,又从国外购买了大批新式武器,还制订了13种反动禁令。他放弃了以前急进深入的战略,改用层层筑堡、逐步推进的办法,在江西中央根据地周围修筑2,900多座碉堡,以50万兵力重点进攻,派顾祝同、何键、陈济棠为北、西、南路军总司令,分三路向赣南逐步推进。先是,9月占了黎川,打开了根据地“北面的门户”,继则进犯广昌。红一方面军在黎川东北的洵口同周嵒第六师打了遭遇战,歼灭第十八旅,生擒旅长葛钟山。但是,“左”倾路线采取了消极防御的战略,打拚消耗的阵地战,要“御敌于国门之外”,使红军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以后,国民党军队主力经甘竹市扑向广昌,红军又使用以集中对集中、以堡垒对堡垒的战术,激战十天,众寡悬殊,国民党军陈诚、罗卓英部于1934年4月28日占广昌。国民党军队进而分六路向兴国、古龙冈和石城突进,用飞机轰炸,重炮轰击,步兵攻击,步步推进。经过前后一年的战斗,红军元气大伤,根据地逐步缩小,不得不于10月从长汀、宁化和于都、瑞金等地出发长征。
蒋介石一次又一次的军事“围剿”,虽然使中国工农红军及其革命根据地遭到惨重损失,但是没有也不可能达到完全消灭红军的目的。相反,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之后,我英勇红军终于击败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地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到达抗日前线阵地陕北,并进而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严如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