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扎根干旱山区的“红豆草”——记女畜牧师王素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1-25
第3版()
专栏:

扎根干旱山区的“红豆草”
——记女畜牧师王素香
本报记者 何懋绩
在甘肃省中部干旱山区,农历四月头上,乍暖还寒,通渭县申家山生产队种植的红豆草吐蕾显花了。那满山遍坡的绿叶红花,在和煦的阳光下,分外鲜艳。社员们成群结队,扶老携幼,从沟底的村头涌向山坡,去观赏给他们带来希望的宝贝草。在这欢喜的人群中,有一位花白头发、皮肤黧黑的女同志蹲在地头,把花蕾捧在手里,久久地观察,她那深邃的目光似乎在说:“打开干旱山区治穷致富的路子,这仅仅是开始……”她,就是这红豆草的播种者、在这里蹲点的甘肃省草原工作队畜牧师王素香。
在最贫穷的土地上扎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不久,长期遭受迫害的王素香终于获得“解放”。生活之路在她脚下重新展开,她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的荣辱,家庭的安乐,而是自己孜孜以求而却被耽误了十几年的事业。本来嘛,年过55岁的她,完全可以留在生活条件比较舒适的城市,搞点室内研究,写点论文,甚至可以什么事都不干,等着退休;或者,若是想下去的话,一望无际的甘南草原、牛羊肥壮的河西走廊,水草丰美的岷山山区,都有他们草原工作队的试验基地,都有她用武之地。可是,出乎人们意料,她既不愿留在兰州,也不愿到条件较好的试验基地,却要求到中部干旱山区去开辟新点。那是我国最贫瘠的土地。
促使王素香作出这种选择的,是她对山区人民的深情。她是上海市崇明县人,解放初期毕业于西北畜牧兽医学院。五十年代,她曾多次随草原工作队考察过有“苦甲天下”之称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正当她试图把青春和才智献给这里的人民的时候,无情的政治风浪一下子把她卷进了急流漩涡,无休止的批判和斗争,使她的事业中断了。在十年动乱中,她更被戴上“现行反革命”的帽子。多年来,她痛苦、迷惘,但对事业的眷恋从未止息。那纵横的沟壑、贫瘠的土地,经常在她眼前浮现;农民家的热炕头、咸韭菜,不时出现在梦境之中。因而,她重返工作岗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她所熟悉的土地和人民。她看到,通渭的沟更深了,山更秃了,地更瘦了,人更穷了。在陇阳公社申家山生产队,她听社员说:1970年到1978年九年间,有四年粮食亩产不到70斤,最低的一年只有50斤,年年吃国家返销粮,社员已经二十多年没分过现金了。她见到的是:分布在一沟三面坡上的耕地支离破碎,既不抗旱,也不耐涝。山上沟底光秃秃,瘦弱的牛羊伸着头费力地在没什么草的荒坡上啃来啃去。锅里愁,锅下也愁,没有烧的,老婆婆和小姑娘手握小铲,蹲在山坡地边挖取草根当柴烧。耳闻目睹这一切,作为畜牧草原工作者的王素香心如刀绞。“这里需要我,我的点应该选择在这里。”1979年春天,她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只身来到离兰州200多公里的申家山蹲点了。
打开了“突破口”
如何打开局面?突破口选在哪里?王素香下队之前,作过反复考虑:种树,好是好,可是至少要七、八年才有效果,群众等不及呀;兴修水平梯田,也是好办法,可是社员连眼前的日子都过不去,哪有余力进行如此繁重的劳动。她想,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走“种草兴牧、以牧促农”的路子,种草,可以先缓和“三料”(肥料、饲料、燃料)俱缺的矛盾,使恶性循环状态得到扭转,不再“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她也深知,再好的主意,最美丽的蓝图,没有群众的竭诚拥护,是不能实现的。因而她到队后,首先自己“示范”:请来几位同志,用拖拉机开出一片废弃多年的撂荒地,播下了200多亩红豆草、草木樨。粒粒草籽啊,不嫌弃干旱山区的土壤贫瘠,也不畏惧黄土高原恶劣的气候,很快发芽,破土而出。当种庄稼的地才初露绿色的时候,草地已绿茵如盖,浓密舒展的叶片竞相摄取大自然提供的光和热,制造有机物,使牲口能比往年提早一个月吃到青草了。立冬前后,农田早已地荒物尽,唯有草地仍然一片苍绿。这一年,申家山生产队收割了5万斤优质草料,牲口缺草的状况改善了,采集的草籽卖了80多元。更重要的是,一年试种,打开了申家山群众的眼界,使他们看到了希望:“咱申家山有路可走了。”王素香因势利导,大讲种草的好处,传播科学种草的知识。种草很快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1980年种了381亩,1981年种了418亩,今年又种了263亩。
种草有了基础后,王素香不失时机地引导群众实施第二步方案——养畜。1980年冬天,她四出联系,为申家山引进了一批良种羊。为了保证羊只的质量,节省开支,她亲自坐敞篷车到400多公里外的天祝自治县松山牧场抓羊,并护送羊群回队。时值严冬,西北高原寒风呼啸,雪花飞扬。王素香怕社员没有护羊的经验,便爬上敞篷车箱,和羊挤在一起。风雪吹打了一天,傍晚到达申家山时,她简直成了“雪人”,前去迎接的社员们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全队羊只从1979年的77只发展到152只,大牲畜从29头增加到54头。
奔向新的目标
三年来,王素香和社员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一步一步把申家山引向治穷致富的道路。她播下的种子结出了希望之果:申家山“三料”俱缺的矛盾开始缓和,发展畜牧业和多种经营有了初步的物质基础,农民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粮食生产开始有所提高。去年,灾情严重,粮食产量不理想,但红豆草、草木樨长得很旺盛,草籽、畜牧业收入达到5,142元,平均每户184元。分红那天,申家山比过年过节还热闹。社员李发荣数着钞票,感慨地说:“1956年合作化初期,我分过100多元现金,自那以后一晃二十多年没分过钱,今天又分到现金了。为这,王老师(社员对王素香的亲切称呼)为我们吃了多大的苦啊。”社员们用分得的现金置农具,添口粮,有3户社员还娶上了儿媳妇。
王素香这时已五十八岁了,又黑又瘦,白发更多了,额上皱纹更深了。但她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也没有忙于去整理自己的试验报告,她的目光转向新的目标:一是引导申家山社员实现第三步方案——草粮轮作,合理倒茬,达到以地养地的目的;二是把申家山的作法逐步推广到全县去。为此,她不停地奔波在通渭县的山岭小道上,鞋破了,顾不上修;尘土满面,顾不上洗,她时而俯身地头,察看红豆草的出苗生长情况,时而蹲在田间,给干部社员传授种草技术。如今,通渭县没有人不知道女畜牧师王素香的。
党的十二大确定的宏伟战略目标,给王素香更大的鼓舞和鞭策。谈到今后的打算,她说:“我想做的与可能做的事远没有完成。我争取在三年内建成1万亩红豆草籽种基地,为逐步使红豆草遍及甘肃干旱荒山荒坡创造条件。再经过努力,在甘肃中部干旱山区,初步建立起以红豆草为主的草粮轮作制,实现农牧结合为主的新型旱作有机农业结构。
一位诗歌作者曾对小草作过这样的描述:“假如我是一根小草,长在那山坡上,我就化作绿色的‘火’,‘烧’尽秃山的荒凉;我就用我所有的绿,把农家的牛儿喂养。”王素香不就象这样一株“小草”,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吗?(附图片)
王素香同志经常深入现场,研究红豆草的生长规律。这是她在观察红豆草花序的生长情况。
邓志政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