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拨亮一盏灯 搞活一家厂——上海第十七毛纺厂整顿企业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1-27
第4版()
专栏:

拨亮一盏灯 搞活一家厂
——上海第十七毛纺厂整顿企业的故事
《文汇报》编者按 这篇通讯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从老框框出发,墨守成规,就缺乏生气;解放思想,研究新情况,闯新路子,就大有可为。在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上是如此,在其他工作上也是如此。
“滴铃铃……”“喂,十七毛吗?你厂新生产的链条绒、泡泡绒还有吗?什么,都卖完了!能再给点吗?”大热天,商店纷纷向十七毛订购新颖的绒线,电话铃声不断。
这是爆冷门的新闻。原先这个厂产品销路不畅,现在供不应求。它的转机从何而来?
矛盾
1979年初,纺织部引进一套国外毛纺流水线,决定安装在十七毛纺厂。厂长王宝恒算了一笔帐:来了新机器,还得造新厂房,再要将原来的老机器拆迁到别的地方。这要耽误生产时间,影响利润和职工的奖金收入。又想,旧机器用得挺顺手的,新机器还不知性能如何。他向有关部门反映:这样做不合算。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魏春身却说:“老厂改造,能引进这么个技术成熟的流水线,真是大有可为。”上级领导该听谁的呢?
激化
有关部门的领导作了调查,肯定了引进这套设备是一件投资少、效益高的好事。这下可恼了王宝恒。他想:什么?上边尽听知识分子的话。现在真是有“红派司”(指工程师)的人吃香了。加上公司对他在基建中的某些正确意见未采纳,思想更加别扭了。当年10月,部分新设备投产了,专纺腈纶针织绒,利润哗哗地进入十七毛。可是好景不长,市场上普通针织绒供过于求。今年4月,十七毛一个新建的车间几乎接不到生产任务了。王宝恒见了这种情景,认为这是引进新设备造成的。同志们帮助、批评他,他也听不进,矛盾越来越激化。
清醒
新车间如何更好发挥效益?公司领导经过分析,觉得还是首先要端正厂长王宝恒的思想。今年6月底,厂领导班子开展了思想交锋,公司党委书记、经理和厂党委书记与王宝恒算了三笔帐。第一,是他本人的成长帐。指出他由一个普通工人被培养成一个大厂的厂长,就是党对他的最大信任。怎么能说现在领导只信任知识分子呢?第二笔帐是,技术人员们在三中全会之后,心情舒畅,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副总工程师魏春身在十年动乱中受了迫害,如今努力工作。工程师焦东一到了退休年龄,儿子等着顶替,但他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重,不将工程搞好,誓不罢休。这些都是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结果。作为一厂之长,理应团结、帮助他们,怎么可以同他们闹别扭呢。第三笔是引进设备的经济效益帐。新设备当年基建、当年部分投产,目前工程还未全部竣工,投资已全部还清。要不是贯彻调整方针,老毛纺厂能“鸟枪换炮”吗?
摆事实、讲道理,一桩桩事对王宝恒触动都很大,他开始清醒了。在干部会议上,他内疚地说出了心里话:“我所以这么糊涂,是因为没有跳出‘左’的框框。我还是没有把这些知识分子真正当作自己的阶级兄弟。这是我没有好好学习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这次,领导和同志们为我补了一课,使我的思想开了窍。”
兴旺
厂长的思想转变了,党委一班人更加团结,厂里的生产就扶摇直上。真是拨亮了一盏灯,搞活了一家厂。生产部门的干部下商店搞调研,直接听取消费者对本厂产品的意见。厂里还专门成立新产品小组和产品经营组,大力发展花色针织绒和全毛绒线。王宝恒积极支持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焦东一任新产品小组的组长。试制新产品遇到技术问题,他又与老魏商量解决。随着王宝恒积极性的发挥,他的点子、办法也多起来了。针织品站有一批金、银丝要处理,他说,我们要,正好可做新产品原料。新车间单独搞新产品有困难,他与两位副厂长研究后,想出了新、老车间并肩作战的好办法。全厂干部、技术人员、工人同心协力,干得可有劲了。他们搞出了链条绒、泡泡绒、金点绒、银点绒、中支腈纶针织绒,六股绒、单股绒……,顾客反映:“这些花色绒线很漂亮,不知编结成衣衫是否好看?”当技术人员听到顾客的意见后,立即请羊毛衫厂用它们编织成衣服,挂在绒线展销柜上。新颖、美观的衣服实样吸引了广大顾客,纷纷购买这些花色针织绒线。许多羊毛衫厂看到该厂产品质量高,花色好,也纷纷订货。上海第十七毛纺厂的生产、销售越来越兴旺。 (原载《文汇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