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一个外国人的信念——河西走廊见闻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1-29
第2版()
专栏:

一个外国人的信念
——河西走廊见闻录
本报记者 王钟人 李敏杰
汽车沿着兰新公路西进,绕过唐代诗人李白笔下的焉支山北麓,进入曾经是河西走廊最穷的一个县——“铜山丹”。
“铜山丹”并无铜。河西人民根据自然条件的优劣和物产的丰欠给各县划分了等级:玉酒泉、金张掖、银武威、铜山丹、铁高台。铜自然没有金、玉身价高,可是在历史上,山丹也曾经有过自己的兴盛时期。据记载,公元942年,这里有60个街市,大食国作家伊宾墨哈黑尔来华,曾将它误认为是“中国王城”,可见当时之繁荣昌盛。直到清初,它还是一个拥有25万人口的大县,为东来西往的贸易客商必经之地。山丹的衰败是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到解放前夕,经济已彻底萧条下来,大多数居民的生活极度贫困。
汽车在林荫街道旁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大屋顶楼前停下。这就是新西兰友人艾黎捐赠的文物陈列馆。去年11月破土动工,今年5月竣工建成,建筑面积为780多平方米。艾黎捐赠的3,700件中国古代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铜器、货币、玉器、古乐器、瓷器和书画等,目前展出的有1,000多件。陈列馆开放不到两个月,前来参观的已近10万人。且不说这些文物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多么重要的参考价值,仅仅就一个年已85岁高龄的外国人,对中国大西北的一个贫穷落后的县城所怀有的深厚感情,也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为陈列馆开馆剪彩时,他说:“有了这个文物陈列馆,山丹青年可以更多地了解过去,这对他们迎接现在,准备未来,都是不可缺少的。”
艾黎的名字,在16万山丹的各族人民中,连四五岁的幼儿都知道。曾受尽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国农民,为什么对一个外国人如此敬重?记者从原山丹培黎工艺学校校友的介绍中找到了答案。1927年艾黎来到中国,五十五年过去了,将近十年时间,他是在山丹度过的。在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1944年冬天,艾黎征求周恩来同志的意见后,把他和一位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朋友乔治·何克一手创办的培黎工艺学校(1953年该校迁往兰州,改名为兰州石油技工学校),从陕西双石铺和兰州陆续迁到山丹。“培黎”二字虽然是艾黎尊敬的美国朋友培黎的名字的译音,却还包含着为中国的黎明培育新人的深刻含意。他曾经说过,办这所学校原是想为未来的新中国培育一大批愿意留在艰苦地区工作的训练有素的技术人才。艾黎同情中国的劳苦大众,他想为他们的新生、幸福做出自己的努力。这就是艾黎的信念。他希望他为之奋斗的这个目标能够实现。
在战火纷飞的祖国的一隅,十年沧桑,历尽艰辛,艾黎的信念终于得到了实现:他所创办的培黎学校为新中国培养了数千名技术人才。
7月的戈壁,骄阳似火,但是驱车在山丹县城,却有春意盎然的感觉。山丹县委的同志介绍说:“艾黎把山丹称作他在中国的故乡,可是他今年6月来这里,却不敢相认故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调整了农牧、粮油生产比例,落实了生产责任制,充分发挥了本县油菜高产的优势,今年油料总产850万斤以上,比去年增长77%。小麦比去年增长一成,可达550多万斤。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全县有羊12万只,今年已发展到20万只。大牲畜也有了很大发展。”
在山丹还有一个与艾黎齐名的英国人,名叫何克,他的陵园就座落在距陈列馆不远的南门外。
何克在牛津大学毕业后,1938年到汉口,由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介绍给艾黎,主持培黎学校的工作,1945年夏患破伤风病逝于山丹。在他的生命行将结束的日子里,他请陪伴他的艾黎给他朗读斯诺的《西行漫记》和《共产党宣言》。伫立在何克墓前,我们想到了许多,想到了国际主义精神,想到了信念的力量,因而找到了一个外国人之所以成为山丹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分子的最终答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