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高原山区新步伐——贵州农村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2-04
第3版()
专栏:

高原山区新步伐
——贵州农村见闻
本报记者 刘子富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举国上下都在围绕这个目标动心思。长期贫困落后的贵州农村,干部社员有些什么想法和打算?记者在贵州农村的见闻很令人振奋。
发掘自然资源的潜力
前不久,记者走访过贵阳市花溪公社的干部社员。在陈亮大队第二生产队,遇到经营能手吴荣华。去年实行包干到户后,他家4口人,承包了4.5亩责任地,全部采用良种,实行科学种植,收获粮食5,570斤,人均1,392斤,比1978年人均660斤翻了一番多。今年,他家更上一层楼,粮食总产6,080斤,人均1,520斤,比去年净增128斤,增产9.1%;人均收入1,335元。三中全会后仅四年,粮食增产1.3倍,经济收入增加3.2倍。
增产增收的何止一家两家。我们来到这个公社的上水大队,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介绍了全大队的情况。过去“吃大锅饭”,按老习惯种田,这个大队粮食生产多年徘徊不前,平均亩产四五百斤,人均占有粮食三四百斤,温饱问题长期解决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手抓责任制,一手抓良种良法,粮食生产翻了番。去年总产78万斤,人均占有907斤;今年更比去年强,总产增到94万斤,在高产的基数上又增两成多,人均1,100斤,第一次实现人过千斤,亩过千斤。在大队工作多年的这位见证人感慨万端地说:“粮食产量四年翻了一番多,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速度。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些地,过去做梦也不敢想的事,今天实现了,多亏政策好,多亏用科学。”
“要翻番,两眼盯着山。”这话是贵州干部和社员的经验之谈,是他们吃够了单一经营的苦头换来的。三中全会以来,农民摆脱了“单打一种粮”的束缚,经营思想活了,路子也广了。
在贵州,开门见山,出门爬坡,可说走错了路都可踩着草。全省草山草坡面积8,000多万亩,比耕地面积大两倍以上,其中,3万亩以上成片的草山草场57片,面积1,400多万亩。可是,在吃“大锅饭”的年月,无名的小草能值几何?谁能看上它?今天不同了,小草身价百倍。雷山县种草4,500多亩,加上原有资源,全县户均有草9分多。这里盛产的芭茅草,叶子是牲畜的好饲料,茎秆是造纸的好原料,按当地现行价计算,每亩芭茅草茎秆的经济收入可达60元。这个县西江区的农民仅出售芭茅草茎秆一项,增加收入12万多元。草多了,畜牧业也兴旺起来。罗甸县纳闹公社法里生产队社员罗卜利家,养牛18头,羊12只,猪13头,鸡50只,仅卖牛一项,去年收入1,700元,今年又比去年翻了一番。类似这样的专业户和重点户正在兴起。
山区处处是宝藏。贵州有居全国第六位的水力资源;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的煤炭,以及丰富的磷、铝、汞等矿产资源;有名列全国前列的杜仲、天麻、五倍子,有闻名全国的油桐、生漆、苗杉、茶叶等植物资源;此外,还有不少动物资源。松、杉等树种,在贵州只要封山,就能“飞籽成林”。这些都是贵州山区的自然优势。可是,贵州80%左右是山地,森林覆盖率仅占14.5%,林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7%,足以看出林业还很落后,山上的潜力大得很。各地涌现的向山进军、大有可为的例证,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三都水族自治县巴佑公社?桥大队人均8分耕地,他们就放眼山上,发挥当地盛产油桐的优势,发展桐林3,600多亩,年产桐籽34万多斤,油桐产值占农业总收入的81%,仅此一项,人均收入198元。人们看到潜力,充满信心。难怪在省里参加省委工作会议的地(州)、县的领导干部,讨论贵州能不能翻番时,心里热乎乎的,个个想有一番作为。
向新生产力的代表看齐
贵州放宽农业政策以后,由于生产关系得到调整,适应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许多有文化知识、懂科学技术的农民,或者会盘算、善经营的庄稼把式脱颖而出,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被人们称为农科户、重点户、专业户的农户,在贵州农村蓬勃兴起。这些农户经营的项目和品种尽管各不相同,但确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商品率高,经济效果显著,几乎都翻了番,大都是当地的冒尖户、富裕户。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道路上一马当先,给广大农民作出了样子。这样的农民冒出一户,带动左邻右舍许多户。
遵义县南白镇养鸡专业户肖时元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四年前,肖时元还在为全家的生计发愁。为了寻找生活出路,他将节余的50斤口粮卖了,筹得25元钱,购进50只良种小鸡,他就这样开始了家庭养鸡。几经曲折,他的事业兴旺起来。从1979年到今年10月,他共向国家单位和集市提供肉鸡5,500多只,活重33,000多斤;向农村社队和社员户提供种鸡6,200多只,种蛋2,000多枚;此外,现有存栏鸡1,300多只。他从1979年起,各年的纯收入分别为400元、2,000元、6,000元和今年头10个月的6,479元。他家共5口人,除爱人在外工作有固定工资收入外,家中4口,去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今年头10个月已达1,619元。他的事业象磁铁般地吸引着人们。大家从他闯出的路子受到启发,纷纷根据各自可供利用的条件,可以发挥的优势,兴致勃勃朝前闯。以他为榜样,遵义县畜牧业方面收入千元以上的专业户、重点户已发展到2,500多户。展望贵州农村,一大批新的农户崭露头角。广大农民正在向他们看齐,确信长期贫困的贵州同样能够实现翻番的宏伟目标。
舍得智力投资
在讨论能不能“翻番”的课题时,越来越多的同志认识到:没有第一流的农民,就没有第一流的农业。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就得舍得智力投资,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
农民们还从有文化知识、懂科学技术的农民率先富裕起来的事实得到启示,过去是“要得富,不离猪”;现在眼光看得远了,“要得富,勤读书”。农村里购买科技书籍、订阅报刊杂志的农民渐渐多了;花时间听农业技术讲座,常往技术咨询处请教,常串农技员家的门,进夜校攻读……。这些,成了农村最时兴的事情。此外,还出现了一些甘愿自费到农业专科学校进修、具有远见的农民。成千上万的农民不可能都自费上农校进修,就选中了农民夜校。修文县小箐公社杉林农民夜校,是贵州高原上星罗棋布的农民夜校中较早出现的一所。那是去年3月的事。最初有45人参加学习,其中36人是文盲、半文盲。经过一个冬春的学习,34人摘掉了文盲帽子。接着,他们又走进了初中班。现在,这所夜校已发展到76人。
学文化、学科学技术成了贵州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全省80%以上的县新设立了农民教育机构,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农民教育干部。长期处于贫困、愚昧状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各族农民,更是倍觉没文化的痛苦,学习热情分外高涨。全州16个县,96.7%的公社办起了农民夜校。
最近期间,贵州干部和群众学习十二大文件,讨论能不能“翻番”时,最爱讲的一句话是:“承认基础差,看到潜力大,就能满怀信心往上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