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一位献身中国革命的印度人——记柯棣华夫人郭庆兰对亲人的怀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2-05
第7版()
专栏:

一位献身中国革命的印度人
——记柯棣华夫人郭庆兰对亲人的怀念
杨民清 于宁军
中印两国人民几千年的友谊史上,曾流传过许多动人的佳话。而四十多年前,一位年轻的印度医生来到烽烟万里的中国,献身于中国人民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更写下了感人肺腑的篇章。这位印度医生,就是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
今年12月9日,是柯棣华逝世四十周年纪念日。不久前,我们在海滨城市大连访问了柯棣华夫人郭庆兰。
郭庆兰同志今年六十六岁,可老当益壮,精神矍铄。她除了负责大连市儿童保健工作外,还担任大连市政协常委。
她取出珍藏的影集,为我们寻找旧时的记忆。一幅幅珍贵照片,是她四十年的缩影和记录,也是历史画卷的一部分。
这是一幅柯棣华的半身像,挺括的西服、洁白的衬衣。这是临来中国前的留影。那时他叫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他出生在印度孟买的绍拉普尔市中上层的职员家庭,父亲当时在印度孟买肖拉堡纺织厂工作。后来全家搬到孟买。1936年,他毕业于格兰特医学院。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炮声震动了东方和世界,当时印度人民尽管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仍然捐献物资和药品,并决定派一支医疗队来中国援助抗战。柯棣华放弃了取得更高学位和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资格的考试,凭着极大的革命热情,在几十名自愿参加的医生里被选中,成为5人医疗队中的一员。
1938年9月1日,柯棣华和医疗队其他成员登上英国邮船拉吉普塔纳号,离开家乡。经过半个月多的航行,于9月17日到达广州。当时的中国救济总会主席宋庆龄亲自到码头热烈欢迎他们。不久,在武汉还受到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的欢迎。
正当医疗队准备奔赴延安之际,柯棣华却得到了不幸的消息:父亲因偿还不了债务,被迫自杀了。柯棣华知道,对死去的亲人的怀念,最好的是继承他的遗愿。他忘不了临行前爸爸的嘱托:“我同意你去,但我需要提醒你,我不愿有一个半途而废的儿子!”
“不到延安不罢休。”这是柯棣华的誓言,也是大家的决心。为了纪念这个决心,印度5位大夫,分别给自己取了中文名字。柯棣改为柯棣华,年近五十岁的队长爱德叫爱德华,副队长卓卡尔叫卓克华,木克吉叫木克华,巴苏叫巴苏华。经过坚决斗争和长途跋涉,医疗队终于在1939年2月到达延安。影集上一幅珍贵的照片,记录下了这个有意义的历史时刻。这是毛主席在延安窑洞前接见印度医疗队的合影。毛主席在会见时说,你们每个人姓氏后都加了“华”字,是真心诚意援华啊!
从此,他们的名字,与中国人民光辉的解放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不久,彭德怀同志指挥了激烈的“百团大战”。在晋察冀的柯棣华、巴苏华来到最前线,分头带着医生、护士,在前沿阵地抢救伤员。
炮弹片、子弹头、手榴弹片和日军不顾国际公法使用的达姆弹四处飞射,织成了一张巨大凶狠的火网。有时手术台上的屋顶被震得七零八落,刷刷落灰。一年来,他已习惯了这样艰苦、危险的环境。一次他在手术台前连续工作了46个小时。在战斗进行到短兵相接的阶段,同志们一再要他撤下,可他坚决不肯,甚至发起火来:
“为什么叫我下去!假如我不能和你们同生死,就不配在八路军里工作!”
1940年秋天,河北省唐县的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的师生们,兴高采烈地欢迎柯棣华来校工作。
在欢迎会上,衣着朴素的柯棣华,用不太准确的汉语说:
“我要说的是,我决不辜负你们的希望,也决不玷污白求恩的名字,我要象他一样,献身于你们和我们的,也属于全人类的反法西斯事业”。
当时24岁的护理班教员郭庆兰和大家一样,热烈地鼓掌,被这位异国他乡的青年一颗炽热、真诚的心感动了。
不久,柯棣华被任命为白求恩卫生学校的外科教员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院长。郭庆兰清楚地记得,当时不管战斗多么频繁,工作多么紧张,柯棣华那间小屋里橘黄色的灯光,总映照出他伏案学习的身影。英文打字机的“啪啪”声和笔尖的“沙沙”声压过了山野里的虫鸣。即使在艰苦卓绝的反“扫荡”中,柯棣华背包里也总塞着当时用土纸印刷的毛主席著作和厚厚的字典。他一边刻苦学习理论,一边认真学习中文。
在生活上,柯棣华不讲半点特殊,不要照顾,与大家一起吃小米饭、黑豆。上级发给他的罐头补品,他全部送给伤员。新军装发下来,他不领,宁肯自己一针一线缝补旧军衣穿。行军时,他把马让给伤员骑,把草帽摘下给伤员遮挡风雨。
在张店一次战斗中,部队转移,遭到敌人机群的猛烈轰炸。柯棣华不顾敌人飞机依然在头上盘旋,一跃而起,扑向受伤战友……
也正因为这些,这位黑皮肤的印度青年,悄悄走进了年轻的郭庆兰的心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不多,但偶尔交谈,他们又有那么多的共同志趣和语言。
革命的思想和纯真的爱情超越了国籍不同的障碍,把两个志同道合的青年连在一起。
在聂荣臻同志的关怀下,1941年11月25日,在唐县葛公村一间老乡的屋子里,他们举行了极其简单却不平常的婚礼。
次年8月,柯棣华和郭庆兰的男孩出世了。聂荣臻司令员给他起了个富有意义的名字——印华。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领导上送来了白糖、炼乳和水果。
柯棣华爱孩子,可更热爱革命的事业。他对郭庆兰说:
“咱们来个竞赛,看谁先加入中国共产党。”
真是一场革命的竞赛。在婚后一年多里,他不顾潜在的癫痫病的多次发作,救护了成百上千的伤病员,主持了400多例外科手术,还亲自编写外科手术讲义。1942年7月7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段时间,由于过度劳累,他癫痫病发作得很厉害。他一再拒绝党中央安排他回印度或去香港治疗的机会。他告诉郭庆兰,病犯了,把毛巾塞进嘴里就行了,免得病情发作咬掉舌头。郭庆兰几次发现,他发病后四肢摔伤,嘴里流着鲜血。有一次,他连把垫在臼齿间的毛巾都咬碎了。
1942年12月8日晚,他在编写《外科总论》,刚刚写下177页。突然,笔在纸上划了长长一道。病情又一次发作,经过一夜的急救无效,于次日凌晨不幸逝世。
郭庆兰颤抖的手指着一幅照片,这是郭庆兰抱着刚满百天的印华向柯棣华的遗体告别的留影,她没有想到,他们婚后的第一次合影,竟是终生永诀的一瞬。(上图)
毛主席从延安寄来挽词,周恩来副主席从重庆打来唁电。朱老总在悲痛之际,亲自指示:派人护送郭庆兰母子到延安,党一定要把印华扶养成人。
1943年初春,郭庆兰母子在管理员王成龙、护理员史建和6名交通员护送下,由冀中出发,通过一道道封锁线。经过整整半年的艰苦行军,他们终于过了黄河,到了延安。
郭庆兰为我们翻看像册上许多热烈、欢腾的场面——
那是1958年秋,为了满足柯棣华在印亲属想会见郭庆兰母子的愿望,郭庆兰和印华前往印度探亲。临行前,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他们母子。周总理关切地问起了印华的生活和学习,嘱托他要象爸爸一样,为中印人民友好多做工作。
郭庆兰母子在印度每到一处,都受到印度人民的欢迎和款待。在柯棣华的家乡孟买,当地的27个妇女组织为印华十六周岁生日举行庆贺。他额头上被点上了富有印度民族传统的吉祥痣。人们爱柯棣,也爱印华。在印华的身上,印度人民寄托了对柯棣的哀思以及对印华的期望。
后来,党组织保送印华到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学习。不幸的是,1967年印华因病住院时遇到医疗事故,抢救无效,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年仅25岁。
说到这里,郭庆兰脸上显出十分悲痛的神情,她合拢影集,停了停说:
“想到柯棣华和印华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我心中就很悲痛。柯棣华为中国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作为他的亲人和同志,我要永远学习和怀念他。”
是的,多年来,郭庆兰正是以这种精神工作的。现在,她仍不顾年逾六旬,继续为人民的医疗事业而奋斗不息。
在结束采访的时候,郭庆兰取出一迭珍贵的资料,上面有一首四十年前八路军战士悼念柯棣华的挽歌:
你从温暖的印度洋岸边,
到中国北方抗拒严寒;
你为明天的世界,
在中国苦战了五个秋天。
你竟在长夜的尽头,
流干了生命之泉。
啊,亲爱的柯棣华同志,
你巨大的形象,将在我们
的行动中复活,
将在我们行动中复活。
在我们的记忆里长存到永
远。
是的,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这位永远留在中国的印度亲人。(附图片)
郭庆兰及白求恩学校领导、教员向柯棣华遗体告别
“皖南事变”后,柯棣华在晋察冀根据地一次大会上讲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