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加强农村智力开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2-17
第1版()
专栏:社论

加强农村智力开发
加强农村的智力开发,对促进当前的农业生产有重要作用,对奠定农业长期发展的基础具有战略意义。
智力开发,就是人才的开发。人才是建设之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形势蓬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村经济政策逐步落实,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农村到处呈现了学科学、用科学的生动局面,而我们现有的农业科技队伍太小,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多种经营的兴旺,专业户、专业组、经济联合体等商品生产雏型的出现,推动农村经济结构向农林牧副渔工商综合发展,并逐步向专业化、社会化生产的方向过渡。继续挖掘当地的人才,充分发挥各种能工巧匠和农村知识青年的作用,将会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但他们之中的多数人掌握的是传统的生产技艺,难以适应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只有致力于培养大批新的人才,建立一支掌握农林牧副渔工商各业现代化技术的队伍,建立一支掌握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队伍,才能促进和保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重视智力开发,就要增加智力投资。有些地方在生产建设投资上舍得花钱,在智力投资上却舍不得增加费用。结果,往往由于没有人才,缺乏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大量的生产建设投资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效益,甚至造成严重的浪费。为了发展生产,进行生产建设投资是完全必要的,但智力投资应当同生产建设的投资相协调,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智力投资往往不易在短期内见大效,但在大批人才培养出来并发挥作用时,可以使生产建设投资的效果成倍增长。从长期战略观点看,智力投资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投资,这已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明。我们要有这个远见,把农村智力投资当作开发农村智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头等大事。
我们的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农村的智力投资既要靠国家,更要发挥地方和集体经济的力量,做到三者一起上。正规大专院校要为农村培养高级人才,地、县和集体经济培养中初级人才。这样才能加快农村智力开发的速度,满足农村对多种人才的需求。经济比较发达的江苏沙洲县自己出钱,自己设法,培养了一批初级人才和相当于中专水平的人才,初步改善了农副工各业急需人才的情况。他们的经验,可供条件类似的地区参考;条件不如沙洲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的需要和可能,量力而行,能办多少事就办多少事,逐步创造条件,加强农村智力开发。
农村的智力开发,要结合农村的特点去进行。培训农民掌握科学技术,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生产需要和经济利益,形式要多样,时间要灵活。少数骨干可以轮流脱产学,多数人可以业余学;大忙不学,小忙少学,不忙多学;派出去学,请进来教,等等。农村中那一批初中高中毕业的青壮年,是我们进行智力投资、从中培养专门人才的极好对象。
八亿勤劳的农民,有丰富的传统生产经验和技术,这是一个巨大的智力宝藏,把这个宝藏逐步开发出来,给以现代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的培训,必将有效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农业和教育部门,要大力抓农村教育。省、地、县主要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农村智力开发的领导,并且要根据当地条件订出规划,分步实施,齐心协力地把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做好,让我国农村人才辈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