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埃及振兴经济的良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2-21
第6版()
专栏:

埃及振兴经济的良愿
新华社记者 陈佩明
埃及正在努力探索调整和改革经济结构的道路,以求改善和振兴国家经济。
穆巴拉克总统不久前对外国记者说,他面临的最困难问题是国内经济问题。他还说,埃及现在需要经济领导,他本人正在密切注视经济工作的进展。
埃及从1974年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以来,获得了大批外资与外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了8%至9%。但是,现在有许多人认为,当时的开放政策有其消极面,外资和外援大都集中在消费部门,没有给工农业生产部门带来必需的发展。结果是,社会消费多,生产少,进口多,出口少。国家每年需要用几十亿外汇进口人民生活必需品,经济上对外国的依赖也越来越深,以致连年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增加,工农业生产凋蔽。
穆巴拉克去年10月就任总统后宣布,埃及将继续执行经济开放政策,但这种开放政策必须是“生产性的”,必须有利于本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自力更生。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埃及开始注重发展工农业生产,特别重视了解决人民的吃、穿、住问题。
埃及在六十年代还是一个出口农产品的国家,而现在它所需要的小麦,却有四分之三靠进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已开始采取增加农业投资、调整农产品价格、改良农田灌溉系统、推广农业机械和增加沙漠垦殖区等措施,试图增加农业产量,特别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在工业方面,本年度国家投资总额达15亿埃镑,重点放在替代、更新和改造老厂,加紧完成在建项目,优先生产人民生活需要的工业品等方面。
为了保证工农业的发展,政府正在研究完善投资政策。国家鼓励本国私人投资。今年9月制定的公司法规定,埃及人享有外国投资者根据1974年投资法享有的特权,其中一条是免除五年商业税和工业利润税。银行降低了给私营企业的贷款利息。埃及私营经济在国家生活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农业中私营部分占98%,在工业中占30%,提供了近800万个就业机会。此外,政府也鼓励外国投资。埃及已同美国、西欧、日本进行了多次投资谈判,并且努力争取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投资,鼓励国家、外国和本国私人资本组织联合企业。
埃及也准备改革国营企业。内阁最近通过的国营企业法,已提交议会批准。这项法律规定,可以把国营企业改为联合股份公司,董事会有权管理生产、制定有关产品价格和工资政策。国营企业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在国家总计划下进行独立活动。
有关当局还在研究制定新关税法,以限制不合理的进口。过去,从工农业生产资料、交通运输手段、人民生活必需品、旅馆建筑材料直到游乐场和夜总会的设备都可获准免税进口。现在,有关方面建议免税必须有一定范围,有一定期限,要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要严格控制高级消费品的进口,限制私人自备外汇的进口。经过努力,1981—1982年度的进口总额已比上一年度下降1.8%,同期自备外汇进口已减少2.7亿埃镑。与此同时,政府拟通过免税、调价等措施,促进产品出口。
从许多方面看,埃及正在努力探索改善经济状况的途径。但是,正如穆巴拉克总统所说,尽管开始采取了一些正确步骤,前面的道路仍然是艰巨的。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国内外有些势力还在活动,企图抵制改革,少数资本家也还对调整政策持观望态度。在调整中也可能出现某些波折,遇到障碍。但调整是人心所向。埃及舆论不断呼吁改革经济,要求通过经济独立保障政治独立。
穆巴拉克总统最近多次视察工农业单位,直接过问生产中的问题。他一再强调,现在计划已经制订,需要的是切实履行这些计划。他要求社会保持安定,并坚决支持打击经济领域内的非法活动。他号召全体埃及人投入到改革国家经济的艰巨斗争中去,进行长期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
(新华社开罗12月1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