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学习清远经验经委直接领导管理企业 广东六十五个县市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2-22
第2版()
专栏:

学习清远经验经委直接领导管理企业
广东六十五个县市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编者按:广东65个县、市撤销工业局,由经委直接领导、管理工交企业,地方工业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再次说明,清远县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效果很好,是可行的。
现行的工业管理体制,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弊端很多。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这方面的改革,为企业发展生产创造条件。
新华社广州电 广东省积极推广清远县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目前,全省已有63个县和两个小城市简化了工业管理机构,撤销了工业局,由县、市经委直接领导、管理全县、市的工业企业。提高了办事效率,促进了地方工业的发展。
清远县是在1979年4月开始进行工业管理体制改革试验的。他们针对机构重叠“婆婆”多,工作效率低,“官工”作风严重等弊病,撤销了县工业、交通、农机、陶瓷4个局,将基建局划归县计委,这5个局所属的17个工厂由县经委直接领导和管理。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表明,实行这样的改革,对生产发展是有利的。同改革前的1978年比较,1981年17个企业总产值增长88%,实现利润增长6.6倍,上缴利润增长了4.8倍。
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充分肯定了清远县的经验,并要求各县、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清远县的经验,改革工业管理体制。这60多个县、市撤销了工业局一级,减少了层次,扩大了县、市经委的职权和业务范围,统一指挥日常经济活动,使经委成为“讲话算数的婆婆”,许多长期扯皮的问题,现在很快得到解决,全省地方工业面貌有了很大变化。
韶关地区13个县都撤销了工业局,加强了县经委,共精简了工作人员301人,精简人员比例为42%。精简下来的人大部分充实基层。由于克服了过去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官僚主义严重的弊病,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都有了提高。去年,全地区国营企业盈利比上年增长1.3倍。惠阳地区196个国营企业1980年共亏损195万元,1981年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后,就盈利399万元,扭转了近几年来连续亏损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