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促进社会文明的伟大力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2-23
第5版()
专栏:

促进社会文明的伟大力量
肖华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集中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的伟大成果,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建国以来最完备、最合乎我国国情的一部宪法。新宪法不仅吸取了1954年宪法的优点,博采世界宪法所长,而且集中我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做了许多重要的修改和补充,在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精神文明的一系列条目,就是这次修改宪法的重要进展之一。因此,认真遵守宪法,不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促进社会文明的伟大力量。
一、宪法在社会文明建设中具有
积极的指导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不仅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对全体公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新宪法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极为充实完备。认真学习并全面实施新宪法,必然会全面促进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分析一下宪法的内容,我们就会更清楚地看出这个问题。
首先,新宪法把教育、科学、卫生体育、文化的内容都做了充实,而且把许多原则和要求都写进了有关条文。如: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它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发展教育不仅要靠正规学校,而且要靠各种形式的业余教育。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等,从原则到要求,从意义到方法,都规定的十分具体。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这些条文,必将进一步明确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的重要意义,掌握发展这些事业的科学方法和原则,促进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在精神文明的思想建设方面,新宪法同样做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如:“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提出共产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要在人民中进行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等等。新宪法这些条文的实施,既会提高各级政府机关抓好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自觉性,也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培养共产主义风尚的自觉性。今年,在全国广泛进行的修改宪法讨论的实践,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这次在全国人民中讨论宪法修改草案,是一次全民性的学习,不少群众对照宪法条文,检查自己的思想,较好地提高了共产主义觉悟。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风格进一步得到了发扬。今年,我们部队的老战士退伍时,自动提出了“文明退伍”的口号。他们离开部队后,仍然守纪律、讲团结,沿途扶老携幼,为群众端茶倒水,清扫车站、旅馆,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情赞扬。这些事实生动地说明,一部好的宪法就是一部好的教材,好的宣言书,可以教育人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启迪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
二、宪法能够帮助人民形成文明
的习惯和风气
宪法是公民生活和行动的基本准则,把精神文明的内容写进宪法,敦促每一个公民经常对照宪法的条文检查自己的行动,日深月久,潜移默化,就可以使精神文明的内容在全体公民中形成习惯和风气。战争年代,我军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久,就规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又发展成为八项注意,从总司令到每一个士兵,人人都按照这些要求约束自己,自觉抵制旧军队作风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逐步养成了守纪律、讲文明的习惯,成为我军的优良传统。几十年来,我军没有一个战士不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军的纪律和文明行为闻名世界。而宪法具有比纪律更庄严的形式、更权威的号召力。执行宪法中有关精神文明的条文,对养成人民的文明习惯和作风,必然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建国初期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的宪法中曾规定了公民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等内容,一度使我国人民形成了“五爱”的风气和传统。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从工矿、企业、农村的工人、农民,到入学不久的小学生,都知道这“五爱”的内容,具有“五爱”的文明行为。可惜,这种好风气在十年内乱中被破坏了。近几年开展的精神文明活动和全民修改宪法的讨论,虽然时间不长,但各种共产主义的风尚、习惯都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扬。
我们部队有个山丹军马场,担负着繁重的军农生产任务。前几年,庄稼收下来,附近有些群众在个别干部的支持下,推着车子扛上麻袋去强收,军马场年年损失很大。今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和宪法草案的修改讨论,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觉悟,“五爱”思想作为一种社会风气正在形成。秋收时节,不但再没有人去抢油菜籽,还有许多群众在地方政府的组织下,主动来军马场帮助部队收、刈、翻晒和看护。这说明,只要我们动员人民遵守新宪法,严格按宪法条文办事,我们就能树立起新的社会道德风尚。
三、宪法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中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宪法是公民行动的法规和依据,它规定的公民的义务具有法律强制的性质。把精神文明建设在国家大法中规定下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表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某些道德规范,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每个公民都应坚决遵守。这就从法制的角度保证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当然,我们提倡共产主义的思想作风,主要是教育公民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但是思想教育、社会舆论、道德要求和法律规定要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有许多东西必须采取一定的强制手段才能得到贯彻。如:宪法规定:“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这就给思想战线提出了庄严的任务,对于严重沾染这些思想的人要帮助教育,必要时还应给予法纪制裁。再如有关公民的义务和权利的规定,在某些情况下,也必须采取一定的限制手段和约束力才能得到贯彻执行,否则就很难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义务和权利是对立的统一,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是没有的。在任何国家里,自由都只是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的自由,都要受宪法和法律的限制。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它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我们要建立的是具有高度民主和健全法制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新宪法规定公民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可分离。在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要维护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尊重他人的自由和权利,遵守宪法、法律、纪律和公共道德秩序,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超越了这些,就要受到法律的制约。通过法律的约束力,促使每个公民按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建立同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养成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就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
四、部队要做遵守新宪法、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模范
人民解放军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我们这支军队有铁的纪律,有遵纪守法的光荣传统。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正是由于我军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指示,严格遵守党和政府的法律法令,我们的军队才成了“文明之师”。在雄伟的井冈山,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在革命圣地延安,我们开创了一代新风,建立了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复杂,战争多么残酷,仍能英勇顽强,前仆后继,艰苦奋战而不溃散。这就是最纯洁的心灵美,是我军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新宪法丰富和充实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开辟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广阔前景。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新宪法,带头贯彻执行新宪法,做遵守宪法的模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光荣标兵,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共产主义新人,把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