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更加动荡的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2-23
第6版()
专栏:年终专稿

更加动荡的世界
新华社记者 梅振民
1982年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是,西方经济危机的持续恶化和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交织在一起,大大加剧了当代世界固有的一些基本矛盾。世界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美苏竞相争夺军事优势
美国里根政府为夺回它过去曾经拥有而在七十年代失去的对苏军事优势,去年制定了一万六千亿美元全面扩军的庞大计划,今年已经开始付诸实施。一年来,美国加紧制造拟在西欧部署的中程核武器,组建了用以对付苏联在中东、波斯湾和印度洋地区挑战的快速部署部队,决定拨款建立能经受长期核大战的通讯联络系统,提出部署每枚可分导十来个核弹头的100 枚MX洲际导弹等,扩军争霸的步伐正在步步加紧。几千亿美元的军事开支对仍在衰退中的美国经济具有不可忽视的刺激作用,美国今年百业萧条,唯独军事工业兴隆,今年的武器出口额比去年增加了三倍,就是个证明。但是天文数字的军事支出,对已有庞大赤字的美国财政不能不是个越来越难以承受的负担,因此里根政府今年又不得不对庞大的军费预算作一些削减。这对美国扩军争霸的步伐又不能不是个制约。
苏联对这新的一轮军备竞赛也毫不示弱。苏联领导人一再强调,面对美国“竭尽一切地要在军事方面超过苏联”的情况,苏联在军备和军事技术竞争的“这场斗争中是不允许落后的”。事实上,苏联也在竭尽全力地扩充军备。苏联实际用于发展武器的费用早就超过了美国。现在,苏联已经大量部署了第四代洲际导弹的改进型,命中精度大大提高。第五代洲际导弹正在加紧试制。陆海空军常规部队,正在全面更新装备。最近,它又决定压缩大批民用建设项目,以便更大规模地扩充军备,保持和发展它在军备竞赛中取得的有利地位。但是苏联所碰到的经济困难也很大,经济发展缓慢,增长速度已创战后最低纪录;扩充军备与对外扩张的包袱日益严重;大炮与黄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这些对苏联恶性膨胀的军备竞赛也不能不是个制约。
美、苏双方在经济上都碰到了困难,但美国的整个经济实力仍高于苏联,美国正利用这一点,一方面迫使苏联加紧和自己进行军备竞赛,另一方面又采取措施限制其盟国向苏联出口先进技术和提供优惠贷款,从而激化苏联本来已很尖锐的大炮与黄油的矛盾。苏联则利用自己在能源和原料方面的优越条件,加紧拉拢西欧国家和美国的其他盟国。它一方面想利用这些国家的经济力量来补充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则想在美国与其盟国之间打进楔子,加以分化瓦解。这就使美苏争霸的图画显得更加错综复杂。
美苏同各自盟国的矛盾扩大
严重的经济衰退不仅席卷了美国,而且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不仅在西方造成了生产停滞、贸易不振、巨额财政赤字和3,000多万人的失业大军,而且已使14个西欧国家发生政府更迭。连经济情况一向比较好的西德和日本,也发生了政局动荡。执政十三年之久的西德社民党政府宣告倒台。发誓要“重建财政”的日本首相铃木,由于今年出现了占财政预算总额16%的税收赤字,不得不宣布辞职。
普遍的经济衰退也使美国和西欧各国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今年以来,大西洋两岸的激烈争吵几乎接连不断。“利率战”、“钢铁战”刚刚缓和,“农产品战”又开了场。引人注目的关于向苏联供应天然气管道设备问题上的激烈争吵,已超出经济矛盾的范围,进而反映了双方在对苏政策上的分歧。为了满足能源的需要,为了给自己的商品寻求出路,以减轻经济衰退的压力,西欧国家不肯放弃向苏联提供贷款和设备以修建西伯利亚—西欧天然气管道的大宗交易,而美国为了不使西欧国家的经济力量为苏联所利用,竟下令禁止美国公司在西欧的子公司和持有利用美国技术许可证的西欧公司向苏联提供天然气设备,引起西欧国家一齐指责美国进行“不可接受的干涉”。这个具体矛盾虽由美欧双方最近各作一定的让步而有所缓和,但是只要西方普遍的经济衰退没有好转,双方的矛盾还会随时爆发,而且很难完全不涉及政治领域。
经济危机只不过是引起美欧矛盾尖锐化的助燃剂。战后初期,遭到战争极大破坏的西欧,经济上靠美国施舍,军事上靠美国保护。但是现在,西欧共同体十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也已跃居首位。这种经济力量的变化,使“美国领导、西欧听命”的时代结束了。但里根政府却继续要以盟主身份支配西欧,这就不能不引起西欧人的反感。当然,美欧之间经济关系十分密切,又共同面临着苏联的军事威胁,它们之间谁还都离不开谁。双方矛盾虽然尖锐,但都在设法弥合分歧。
西方普遍的经济衰退也影响到苏联和经互会成员国,使它们原有的经济困难进一步加剧了,出口困难,有的甚至无力偿还债务,使本来已经下降的经济增长率进一步下降。这种情况使苏联和经互会其它成员国在货币比价、商品定价等问题上的分歧不断扩大,这些国家的离心倾向不断发展。最使苏联头痛的,还是波兰的局势。波兰政局动荡、经济困难和人民情绪,严重地影响着华约和经互会的活动,使经互会原定的近期和远期计划都难以按苏联的愿望进行。此外,苏联凭借其军事实力和能源、原料等等,仍在竭力维持其对盟国发号施令的地位,但是实际上这些盟国却纷纷在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莫斯科已越来越难以要求盟国按照它的“模式”行事了。
第三世界联合自强
加紧争夺战略要地是超级大国争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三世界许多地区动荡不定甚至战乱不息的重要根源。由此而产生的柬埔寨、阿富汗等老的问题今年一个也没有解决,黎巴嫩的战火又添上了一个新的证明。发达国家向第三世界国家转嫁经济危机,也加深了第三世界的矛盾和困难。老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问题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历史上留下的一些问题的激化,也加剧了这些地区的动荡。而超级大国又企图插手和利用这些矛盾,今年马岛之战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但是这些情况也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必须依靠自身的强大和联合。一些同苏联关系密切的国家离苏倾向明显增强,一些同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也拉开了同美国的距离。第三世界区域性合作组织扩大了地区内部的贸易,合作开办了许多工厂企业和金融事业,并采取了一些反对转嫁经济危机的措施。拉美经济体系制定了排除美国参加的“拉美经济、安全和独立战略”,强调要以独立自主发展和加强地区合作来对付外来侵略威胁。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在有效地进行经济合作的同时,又采取具体措施,加强了防务合作。东盟五国不仅加强了经济合作,而且协调外交行动,联合抵御苏越在这个地区的侵略扩张。在发展中国家多年联合斗争下,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今年通过了首次包含有第三世界国家要求的《海洋法公约》。
看来,在沟底徘徊的西方经济,明年难有稳定的回升。在最近苏联最高领导人交替之后,两个超级大国虽然已经交换了一些“缓和”的信号,但它们争霸世界的战略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第三世界独立自主、联合自强和超级大国的盟国离心倾向加强的趋势,还会继续发展下去。苏美称霸世界的“两极”结构正在受到冲击,它们控制世界局势的能力遭到削弱,它们的战略部署不断被打乱。这种趋势有利于阻止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