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阅读
  • 0回复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介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2-26
第4版()
专栏: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介绍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是在1941年延安出版的《农村调查》一书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收入了毛泽东同志从1926年到1941年的17篇著作。
《反对本本主义》是本书开卷篇。这是毛泽东同志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是一篇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它从认识论的高度阐明了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指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文章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些著名的口号和论断,并且提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思想。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是在实际经验中产生的,因此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特别是担负领导工作的人,都要亲身出马,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文章批评了那种不作调查、一成不变地照“本本”办事的保守主义思想,强调共产党人要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是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名义在内部发布的一个文件,第一次公开发表。毛泽东同志在“通知”中指出了使调查达到真实正确所应当注意的问题。“通知”鲜明地提出,“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同志关于调查研究思想的一个新的发展,新的概括。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包括毛泽东同志1937年写的序言一和1941年写的序言二及跋。毛泽东同志指出,对领导工作者来说,有计划地抓住几个单位,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作几次周密的调查,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毛泽东同志着重地讲了调查研究所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他说:调查研究,“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这篇文章还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要正确处理保持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纯洁性同实行现行社会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
《关于农村调查》,是毛泽东同志1941年9月在延安对妇女生活调查团的一次讲话。他指出,要用对立统一和阶级斗争的观点进行调查研究。调查要详细占有材料,但一定要抓住要点或特点;假如丢掉了主要的东西,而去研究细微末节,那仍旧是没有发言权的。他强调要长期坚持作调查研究,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
《中国佃农生活举例》,是毛泽东同志1926年同湖南湘潭一个佃农会谈的结果。他从假定一户典型佃农的人口、土地、劳作情况出发,详细计算了各项支出和收入,得出了关于中国佃农生活情况的一般结论。
《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同志1930年5月对江西省寻乌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阶级等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全面考察的珍贵记录,全文长达八万多字,第一次公开发表。这次调查是毛泽东同志所作的一次规模最大的调查,不仅调查了农村,还第一次系统地调查了城镇。毛泽东同志在《寻乌调查》中说:“研究城市问题也是和研究农村问题一样,要拼着精力把一个地方研究透彻,然后于研究别个地方,于明了一般情况,便都很容易了。倘若走马看花,如某同志所谓‘到处只问一下子’,那便是一辈子也不能了解问题的深处。”毛泽东同志的寻乌调查,就是“拼着精力”去作的。这个调查翔实地记载了寻乌县的商业、手工业等盛衰荣枯的历史,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农村的各种剥削方式,生动地反映了农民土地斗争的情况。这是一部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献,又是一部有重要科学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著作。
《兴国调查》,是毛泽东同志1930年10月对兴国县一个区的八个农民家庭和各个阶级在土地斗争中的表现,所作的一次比较深入的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毛泽东同志得出关于旧中国土地关系的基本概念,即占农村人口6%的地主富农,占有8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80%的贫农中农,仅占有20%的土地。毛泽东同志在《兴国调查》整理后记中指出:“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面想象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的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危险的。”“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需。”
《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同志1933年11月对两个模范乡所作的调查,是为了提倡上级领导机关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收集和推广新鲜经验、克服官僚主义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全面介绍了这两个乡的苏维埃政权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描述了他们怎样领导群众进行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怎样关心和解决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革命热情,有力地支持了革命战争。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调查研究的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理论,是毛泽东同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认真学习这部文集,对于我们领会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了解我国国情,进一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将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