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神妙的舞台——祝贺全国舞台美术展览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2-28
第8版()
专栏:

神妙的舞台
——祝贺全国舞台美术展览会
曹禺
在中国的戏曲中,有这样一个词汇:“砌末”。大约就是指往日的舞台美术。传统戏曲中的布城、云片、水旗,大大小小的道具,都统称“砌末”。而旧时的检场人,也许就是最早的舞美工作吧。小的时候,我常常看戏,鲁迅文章中写到的社戏,我在北方也看过。关公是红脸,曹操是白脸,小丑则是瓦块;还有舞台上的“出将”、“入相”的帘幕和“守旧”我最初对于舞台美术的感觉,似乎就是这样得来的。
后来在大学时,我曾经读过英国著名戏剧家戈登·克雷的文章。应该说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最高的理想是,剧场要由一个集剧作、导演、舞美、表演乃至音乐于一身的超人来主宰。当演员的表演妨碍舞美的效果时,他情愿用一种服从舞台艺术的统一效果的“超傀儡”。我想,这种追求绝对统一的论点,即便在国外变幻无穷的舞台上,也是难以实现的。
今天,我们的舞台美术应当是什么样子呢?我想,它应当与戏剧、导演、演员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这个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然后又从有到无的过程。这就是说,真正好的舞台美术创作,使人沉浸于中,难以觉察,似乎消失在整个的戏剧演出艺术之中,然而它真正的生命正因此而焕发出来,达到感染与震撼人们心灵的境界。
最近在首都举行的全国舞台美术展览会正是展现了我国戏剧舞台上舞美工作者们这样的可喜可贵的努力。这个盛大的舞台美术展览会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也是别开生面的。把千百个舞台摆在人们的面前,显现了不同艺术家、不同剧种、不同剧目的不同风格,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无限的世界。这样的创造多么令人兴奋。真是神妙的舞台啊!
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多年来,舞台美术的发展很快,在一定意义上它推动了整个戏剧界的进步,提高了观众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对全国人民美的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舞台美术创造之精湛,细腻,深刻,启发了剧作者的写作愿望。我们为有这样一支雄厚的勤奋的舞美工作队伍而感到自豪。
勤奋,我想是每一个舞台美术工作者当之无愧的荣誉。为了一个戏,他们常常是寝食不安。要画多少张草图,做多少纸型,才能使自己满意;但拿出来与导演、演员商量,又需要不断地改动,甚至要把自己最得意的地方抹去,重新来过。这其间耗费多少心血和精力,是无从计算的。焦菊隐先生排《蔡文姬》、《武则天》时,舞美设计家画了几十张的草图,使那无声的造型的美,流动着音乐感、节奏感,创造出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而这样的劳动并不只是舞美设计家,所有的舞台工作者(包括灯光,服装,化装,效果,道具等)无不如此。
“砌末”已经进入博物馆了,但是在这个洋溢着想象力的展览会上,我们感受到传统的教益。这些舞台美术家们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和基本功。他们研究中国的山水人物,练习素描、写生,借鉴外国的舞美艺术和先进技术;更加重要的是他们对生活的细微观察、体验。今天的成绩是人们一眼可以看到的,而看不见的朝朝暮暮的劳作,才是这个展览会最动人的地方。
有了交流才能更快地发展。全国舞美展览会也是个交流的大会。不仅国内的同行互相沟通,同时也使世界的同行们了解我们的面貌与进步。今年国际戏剧协会日本中心举办了“现代中国戏剧展望”的展览会及报告会,其中就包括舞台美术。我相信,我国优秀的舞美艺术将走向世界的舞台,成为人类文明财富的一部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