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中国医疗队在非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1-08
第6版()
专栏:

中国医疗队在非洲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于 枫
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之间的友谊与日俱增。自六十年代初期以来,随着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发展,中国医疗队不仅已成为中非人民的友好使者,而且也起着中非技术合作纽带的作用。从1963年起,中国政府先后派往非洲各国的医疗队数百批,共达6,000多人次。他们的足迹遍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苏丹、扎伊尔、中非、卢旺达、坦桑尼亚、赞比亚、索马里、几内亚、上沃尔特、马里、尼日尔、毛里塔尼亚、博茨瓦纳和加蓬等30个国家的城市和广大农村,受到各国政府和当地人民热情友好的接待。在中非人民友谊的史册上增添了新的篇章。
全心全意为非洲人民服务
中国医疗队的同志没有忘记祖国和人民的嘱托,没有辜负非洲人民的期望,他们在气温长年高达摄氏40多度的赤道非洲坚持工作。许多同志出生在中国寒冷的塞外地区,不习惯高温环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加上缺少青菜,有的队员身体日渐虚弱了。有些医疗组设在缺水没电的偏僻地区,条件十分艰苦。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仍然满腔热情地工作,为非洲人民治病,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贡献给非洲人民。
一天中午,骄阳似火,天气酷热。阿尔及利亚盖尔马医院急诊室送来了一个满身是血,奄奄一息的青年牧民。他叫哈巴依,是在附近奴古山区放牧时,被一头性情暴戾的西班牙公牛撞伤的。中国医生在进行抢救时,发现他不仅多处外伤,还有肋骨、胸骨、锁骨等大小32处骨折和严重内伤。折断的骨头刺破了两侧肺脏,引起血胸和气胸,气管由于被血液阻塞,造成了严重的反常呼吸,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面对这种危急情况,医生们立刻做了气管切开术,清除了气管里的血痰,输送氧气。经过紧张抢救,伤员情况有些好转,但是中国医生仍不放心,守护在病人身旁进行观察,并随时为他吸血痰,测量血压和脉搏……。可是到了夜间,哈巴依的病情又突然恶化,血压升高到190/120毫米,呼吸更加急促困难了。守护在哈巴依身旁的医生发现是由于呼吸道感染造成的,便立刻注射抗菌素,同时采取湿化氧气的紧急抢救措施,把氧气湿化之后导入病人气管,保持病人呼吸道干净、湿润和畅通。这才消除了窒息的危险。
经过3周精心治疗和护理,哈巴依终于转危为安,并且没有落下任何残疾。出院时,他紧紧握住中国医生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哈巴依的白发苍苍的祖父,热泪盈眶地对中国医生说:“没有你们,哈巴依早就不在人世了!”哈巴依的父亲也激动地说:“你们对我儿子这3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胜过我对他十八年的扶养,他不但是你们的病人,也是你们的儿子啊!”
1982年秋天,几内亚海军总署署长阿苏马尼·罗那特将军因患肠穿孔、腹膜炎来亚斯丁医院请中国医生诊治。中国医生经过会诊和反复研究,决定手术治疗,外科医生贾成化、陈庆丰成功地进行了这次手术,剥离了粘连,修补了肠穿孔,手术顺利。术前,几内亚外长阿卜杜拉耶·杜尔亲自来到医院询问治疗情况。他说:“当我知道我最好的朋友阿苏马尼先生病了,我非常忧虑不安。我相信中国朋友会尽一切努力来为他治疗的。”但是,当天夜里,阿苏马尼署长的病情又发生了意外情况。经过中几医生及时抢救,病情才又好转。这时已是深夜12点多了。阿卜杜拉耶·杜尔外长一再表示感谢,表扬中国医疗队救死扶伤的精神。
在非洲,常会碰到一些叫中国名字的孩子,有的孩子骄傲地告诉中国朋友,他有两个妈妈,一个是自己的妈妈,另一个是中国妈妈。有的非洲妇女因难产,分娩时处于死亡边缘,中国医生把他们救活了,父母为了纪念孩子获得第二次生命,并表达对中国医生的感激之情,往往用一个中国医生的姓给孩子命名,把中国医生作为孩子的第二个母亲。
友谊,是鲜血凝成的
1981年7月的一个安静的夜晚,在毛里塔尼亚基法地区医院工作的中国医生们,经过一天紧张劳累的工作,已进入甜蜜的梦乡。突然,医院里毛里塔尼亚的值班护士喊道:“有急诊病人!”全体中国医生从睡梦中惊醒,象战士迎接战斗一样,立刻向医院急诊室跑去。
病人是一位青年妇女,因为子宫大出血,需要立刻手术,但当时医院没有血浆,而且正停电。如不及时输血,病人随时有死亡的危险。刘国范医生毫不犹豫地伸出胳膊,为这位毛里塔尼亚妇女输血300毫升,并立即投入抢救工作,终于挽救了这位非洲姐妹的生命。
在阿尔及利亚的中国医疗队的沈远仲医生,因患消化道大出血住院,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长阿卜杜勒·布哈拉,亲自派官员用专车送来各种急需药品,医院内外,要求为中国医生输血的人们排成长长的队伍。梅迪亚省军区司令从自己的部队中挑出10名身体强壮的青年战士为中国医生输血。阿尔及利亚兄弟的一滴滴鲜血,流入中国医生的血管里,沈远仲大夫终于得救了。
互相学习 交流医术
记者访问了从几内亚归来的朱亚兰大夫,她以十分敬佩的心情,赞扬了非洲朋友勤奋好学的精神。她对我说,她在几内亚工作时,有一位同她一起工作的老院长马加医生,虽年已五十,但仍孜孜不倦地学习中国新针疗法。他不但自己学,还号召医院的医生们一起学。不久,他就学会了用针灸疗法治疗腰腿疼痛等疾病。由于他努力提倡,被人们誉为省钱、易行、疗效快的中国针灸疗法,很快在几内亚拉贝地区得到推广。
中国援建的毛里塔尼亚国家卫生中心,是毛里塔尼亚预防疾病的中心。自1977年建成后,中国医疗队员一直在这里同毛方医务工作者共同开展防病和研究工作。四年来,中、毛两国卫生技术人员密切配合,互相学习,共同对流行病、青少年生长发育、饮水卫生、肠道病毒等科研项目进行了调查研究,写出了有关血吸虫病、疟疾、痢疾以及热带流行病防治办法的调查报告和科学论文共17篇。这些报告和论文,字字凝结着中非人民真挚的友谊和心血。
二十年来,中国医疗队肩负着我国政府和十亿人民的重托,在非洲辽阔的土地上,救死扶伤,和当地医务工作者合作,为非洲人民的健康服务,增进了中国和非洲的传统友谊。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长阿卜杜勒·布哈拉对中国医生说:“从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忠诚服务精神,你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附图片)
中国和几内亚两国医务工作者密切配合,用针刺麻醉成功地进行甲状腺手术。
新华社记者 熊善梧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