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小家庭经营大农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1-09
第7版()
专栏:

小家庭经营大农场
官伟勋
最近,我们访问澳大利亚时,着重了解了这个国家的农业情况。我们共看了17个各种类型的农牧场,都是家庭式农牧业。一家三五个人,经营着数以百公顷、千公顷的土地,创造着很高的生产率。他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新南威尔士州米都拉地区有个“卡玛”农场,以产小麦为主。场主奥特,现年44岁。他家已在这个农场经营了三代。奥特是25岁那年与他弟弟从父亲手中买过这个农场的。这个农场共有土地4,000公顷,去年收了9,000吨小麦,还养了10,000到12,000只羊。剪的羊毛可卖七八万元,产的小羊可卖十五六万元。他去年一年共投资60万元,主要的开支项目是汽油、肥料、工资和交纳所得税。扩大再生产用了20万元。他拥有一天播种450公顷土地的超大型的播种机,有一小时能收割小麦20吨的收割机,还有载重40吨的大卡车和各种型号的拖拉机。他还有一架飞机。
“几个人经营这个场呢?”我问他。
“我,我弟弟、我儿子,还有4个雇工。”他补充说:“我们都会开这些机械。”“飞机呢?”“我开。用飞机播种、施肥、撒药,察看牧场。”“机器坏了呢?”“90%以上是我们自己修理。”“我还有自己的市场讯息。”
很显然,知识,专业能力,以及现代化的农业机器、交通运输与通讯设施,是这种高效生产率的可靠保证。
奥特是怎样学会这套本事的呢?他弯下腰用手在离地不到一米处比了比说:“我从小就跟父亲学了。”后来我们见过许多农牧场主,几乎都是象奥特这样“成材”的。澳大利亚的学校每周上课五天。开学一个月后,休息一个星期,开学两个月后休息两个星期,以此类推。另外还有寒暑假。放了学或在假日,许多人就跟着父兄学习经营农牧业的各种知识和技术。高中毕业后干几年,有的也就成了农场主。所以农牧场主的孩子们升大学的很少,只占1%。
我们还访问了一个叫“玛丽卡”的牧场。牧场主叫夏青。他经营着800公顷土地,养了5,800只羊。他说他六十年代刚到这里时,50%是荒地。他用飞机拌上肥料播种良种牧草,失败了。后来他研究利用本地草,着重从改良土壤入手,成功了。现在的牧场99%都是优等地。载畜能力大增。他还引进一种安哥拉山羊,这种羊,牛不吃的草它都吃。他用这种羊消除害草,也取得了成效。他还运用达尔文学说对牲畜采取“自然淘汰”,以去弱留强,改善品种。夏青一家都爱科学。他的夫人已是五十来岁的人了,还在研究如何保持土地肥力等问题。无怪乎夏青只靠他一个人(有时儿子骑摩托帮助赶赶羊群),就能成功地经营这样一个大牧场了。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这就是我们与澳大利亚农牧场主们接触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启示。(附图片)
一架直升飞机正在察看牧场、放牧牛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