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江西广东六户农民联合开发荒山 艰苦创业三年彭家岭变成果木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1-10
第1版()
专栏:

江西广东六户农民联合开发荒山
艰苦创业三年彭家岭变成果木场
据新华社南昌1月9日电 新华社通讯员罗泽民、新华社记者杨木寿、高长任报道:江西省泰和县马市公社樟塘大队第七生产队社员方卓铭联合广东省潮安县五户农民共同开发1,500亩荒山,创办果木场。他们的行动,受到吉安地区和泰和县党政领导的支持和赞扬。
名叫彭家岭的荒山,杂草丛生,荒无人烟。1979年3月,方卓铭等6户社员到山上开发建设,仅仅三年多的时间,这里已建成一个生气勃勃的新山庄:水库和山塘都蓄满了水,养了鱼;山坡上,营造的果木林已有半人高;还有一块块的苗圃和菜园。他们把新山庄定名为“樟塘大队彭家岭果木场”。
1979年初,方卓铭向公社和大队提出请求:愿意联合几户农民在这里建设一个果林场,不要大队投资。公社和大队批准他的要求。方卓铭就从广东老家约来5户农民共同开发荒山。为了筹集资金,方卓铭把一万多元存款拿出使用。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创业,这6户农民已开发了1,200亩荒山。还有300亩计划在今年全部栽上林木。现在,他们已有一台手扶拖拉机、4头耕牛。1981年,这6户社员每人平均收入410元,1982年预计可达700元。方卓铭满怀信心地说:“再过5年,我们的总收入可达10万元,每人平均年收入可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