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向王冀永学习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1-10
第4版()
专栏:

向王冀永学习什么
本报评论员
今天本报七版刊登通讯《生命的价值》,介绍同血癌斗争十二年的军医王冀永对待疾病、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他人的动人事迹。
王冀永在死神威胁着生命的时候,严肃地思考人生的意义:一个人如果消极等死,生命在得病的那一天就结束了;如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为人民的利益,为四化建设,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斗争中去,生命就会在事业中永存,不论生命能延长一年或者几十年,生命都是充实的、有价值的。王冀永同死神搏斗十二年,以平凡的难能可贵的实践告诉人们,革命者应该这样看待人生,创造生命的价值。
王冀永是精神上的强者。他从先辈的忘我奋斗中,从集体的支持和关怀中,从火热的生活中,汲取力量,树立信心,甩掉悲伤和沮丧,认识自己从前好高骛远的弱点,决心用自己生命的一分一秒忘我地工作,在普通的岗位上作出很大的成绩,为人民立了新功。
人生征途难免有坎坷,有各种艰难险阻,事事如意,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有志者多在逆境中做出出色的成绩,一时的失利,思想上的压力,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前进动力,成为奋斗不止,勇于搏击的精神力量。王冀永正是这样。与此相反,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斗志衰退,不求进取;或者因偶然失意、失恋、失身、失足而消沉颓废,自暴自弃,直至厌世轻生,都是不足取的。
王冀永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奥妙在哪里呢?院领导为了照顾他的身体,三次给他调换工作岗位,担子一次比一次轻。但是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全力以赴,创造性地工作,结果工作量一次比一次多,工作成绩一次比一次大。不鄙视平凡工作,抓紧有限时间,讲求工作效率,多做工作,这就是王冀永取得成绩的经验,可贵的精神所在,也是提高生命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每一个同志都能以这种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何愁四化不能实现!
在我们的事业中,有一大批王冀永、张同星、孙冶方这样的好同志。他们被誉为活着的蒋筑英和罗健夫,即使重病在身,仍旧奋斗不息,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他们不愧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