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招聘是个办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1-11
第5版()
专栏:

招聘是个办法
余立云
四化建设需要人才,这一点大概不会有多少争议了。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人才缺乏,各行各业都需要学有专长、懂得科学技术的人才;另一方面,很多单位仍然有大批人才在积压、在浪费,一些人用非所学,一些人干脆没有多少事干,有劲使不上。
这种状况同我们的干部制度和人事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多年来,各单位需要的干部和各种专业人员,完全采取统一调配的办法解决。这个办法看起来很有计划,很有组织,实际上全国这样多单位,这样多行业,这样多干部和专业人员,依靠统一调配,很难做到完全切合实际需要,再加上十年动乱期间泛滥起来的人事安排上的种种不正之风,结果往往是“乱点鸳鸯”,一些单位需要的人进不来,不需要的人却不断涌进。一个人一旦安排到某个单位,就成了终身职业,不管合适不合适,很难再有什么变动。一些单位自己放着人才不用,别的单位需要,又卡住不放。事实说明,这种单纯依靠统一调配而又不得流动的办法,也许在一定条件下(譬如满足某些地区或单位的特殊需要)是可取的,作为一种普遍采用的制度,从四化建设的长远需要衡量,看来不是一个好办法。
干部制度和人事制度应当如何改革,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很好地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要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克服现存的种种弊端,就要给用人单位一点自主权,也要给被用者一点自主权。这就是说,除了统一调配这一条渠道,还要允许一些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采取招聘的办法,选择录用或聘请它们需要的人才;也要允许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志愿,通过报考或应聘的办法,选择适当的工作岗位。
最近几年,少数地区或单位,采取招聘的办法吸收专业人才,颇有成效。这种办法至少有三大好处。一、用人单位与专业人才直接见面,互相了解,减少了中间环节,那种“乱点鸳鸯”的情况可以减少或避免,人才的使用可以更合理。二、招聘不限部门,不限地区,冲破了干部问题上的“部门所有制”、“单位所有制”,有利于调剂余缺,解决一些地区和单位急需科技人才的问题。三、既然是招聘,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干得不好可以解聘,不愿意干也可以辞职,这既打破了“铁饭碗”,又打破了不准流动的框框,可以更好地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当然,招聘不是唯一的办法。解决人事制度上存在的问题,需要探索各种办法和各种途径。招聘的办法还要同其他方面的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避免可能产生的流弊。但是,无论如何,实行这种办法,总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今后全面改革干部制度和人事制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人们可以从这里打开思路,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使我们的干部和各种专业人才,都能够各得其所,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