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好作品从深厚的生活中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1-26
第5版()
专栏:

好作品从深厚的生活中来
韦君宜
这几年出版了400多部长篇小说,除得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的6部之外,还出现了不少优秀之作——自然,也出了一些平庸的作品。人们在热心地议论,作家们也在探讨作品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作为一个看稿不少的编辑,我觉得:小说,尤其长篇小说,是否写自己所深知的生活,这恐怕是决定创作成败的第一件要紧事。当然,对于同样的生活,各人如何定主题,采取什么表现手法,如何谋篇、刻画人物形象,可能各有不同。但是,如果首先所写的并非自己所深知的,而是浮光掠影的生活,那即使你有很良好的意愿,很高的政治热情,以及很巧妙的写作手法,恐怕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获奖的六部作品,给我们的启示首先是作者们写了自己所深知的事物。姚雪垠同志年纪大,他对于明史及李自成的史料下过很大功夫。魏巍同志是老战士,他下过农村,又亲身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古华同志最年轻,他对他写的那个湘西家乡小镇也熟透了。其他几位莫不皆然。生活,是每个人本来都有的。但是,既为作家,尤其是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就应当阅世较深、见闻较广、知识较多。如果只知道自己的父母师长同学这点儿小圈子的生活,恐怕就还没有具备写长篇小说的条件。
但是,有的作家却不去写自己所深知的,而去写那些自己所不大熟悉的。例如,有一个做过多年党政工作、深知其中各种矛盾的老同志,他并不是没有自己所深知的生活。可是,动笔来写小说,却写了两个农村青年劳模。他知道他们的模范事迹,但并不知道他们的声音笑貌、生活细节,结果没有写好。另外,更多的解放时才出世不久,自己既未见过地下党,又未下功夫研究过地下党的同志,却仅凭道听途说,去编造一些情节离奇的地下党斗争的故事,使有此生活的人一望便知漏洞,甚至使一般读者也引为笑谈。这样的小说(还有电影)中的失败之作,我们已经见得不算少了。
难道这些作家没有自己所熟悉的又很值得写的东西吗?当然,其中可能有的人确是这样,或者不多的生活底子已经用得枯竭,只能求助于编造,这是等而下之,不用说了。但是,一般作家总不会全是如此,总还会有些可写的生活。而他们不去扬长避短,却偏要弃长就短。这恐怕是一部分作品艺术上失败的原因。更可惜的是有些很好的小说,看来有的部分很动人,很有说服力,但有的部分却象腾云驾雾,有点虚浮。目的很好,但事与愿违,无法感动人,因而也无法教育读者。我看也无非是对生活这个老问题总还未能识透的缘故。
我这样说,决不是主张“到处有生活”,也不是反对一些同志去走马看花——短期参观访问调查,去开始熟悉自己所不熟悉的新生活,那是完全必要的。那样去跑跑,可以写诗、写散文、写报告文学,到了有一定积累时就可以写小说。而且在写长篇小说的时候,那些参观访问可以使你见闻增广,眼界开阔,必可大大有利于增厚写长篇小说的生活积累。但是,如果说本来什么也不知道,只要去参观一趟就能写出个长篇来,我这个编辑却是不能不怀疑的。长篇对生活的要求是深知,不是浅知。
创作,无论如何需要比较厚实的生活积累。由此我联想到作家究竟应该怎样培养的问题。现在能得奖的作家,无论年老年轻,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滚过来,又加上有一定的学力(没有学力也不行),稿件看得多了,我为那些有不少错别字和若干常识性错误的较好稿件感到遗憾。要是严格要求,这些作者恐怕还不大具备当作家的条件,但生活积累总还是最主要的。现在最年轻的作者,也都是经过十年动乱、插过队、做过工的一群。没有这条件,他们写不出小说来。过去曾批评大学文学系毕业生不会写小说,这种批评其实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大学文学系实在不可能以制造作家为目标。我们可以训练学生具有文学知识和文字能力,却不可能通过讲课使学生具备生活底子和艺术才华。可以断言,出了中学门就进大学门的十几岁的孩子不可能写出好的长篇小说,首先就因为他没有那必须的生活积累。因而,我很不赞成现在的正规大学中文系去开办“创作班”或“创作专业”。那会使毕业生既不能创作又不能安心去当教师当编辑,反而可能一到工作岗位就闹情绪。实在不是一条路。
出好作品的路在哪里呢?我以为只能从深厚的生活积累中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