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固安,靠科学技术翻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1-27
第2版()
专栏:

固安,靠科学技术翻番
本报记者 郭洁 本报通讯员 苏万联 张伯强
在河北省固安县农村,科学技术人员成了最受欢迎的座上客。为了感谢他们传播科学知识和指导推广新技术付出的辛劳,农民在年终总结时,特意从城里把他们请来,一起联欢;不少社员按照技术承包合同规定,把奖金送到他们手里……
固安县原是一个不出名的小县。三中全会以前,基本上是单一抓粮食,社员人均收入每年只有七八十元。去年,由于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普遍推行科学技术,全县粮、棉、油产量、总产值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社员人均收入达到350多元。
固安县种棉花有很长的历史,棉花单产一直不高,最好的年份每亩也只有60多斤。公主府公社后西丈大队,近两年,注意选用优良品种,棉花亩产增加到140多斤。大杨先务公社的中公由大队,1980年抓了棉田的科学管理,亩产皮棉达到150斤。县委总结了他们的经验,同时在屈家营等几个点上进行优良品种对比试验,把适宜本地种植的良种引进在大田上试种,全县棉花单产增长了两倍多。去年,全县播种棉花10万亩,平均单产达到154斤。
县委把抓好棉花作为治穷致富的突破口。为了进一步推广棉花生产新技术,从去年开始,发动全县技术干部与队、户签订技术承包合同。去年,全县已有160多名技术人员同队、户签订了各种作物的技术承包合同,其中棉田面积达两万多亩。这两万亩棉田,实际上成了新技术推广的示范田。纪家营大队还在28亩棉花地试用塑料薄膜覆盖,创造了亩产皮棉270斤的高产纪录。
随着科学技术的传播,农民科技户开始出现。辛庄户大队社员司万祥,全家9口人,共承包棉田19亩2分,按包干规定,全年向生产队交款1,304元,超产全部归己。为了保证承包的棉田增产,全家找资料,买书籍,积极学习技术。去年他们在过去草都不长的盐碱地上夺得了亩产皮棉130斤的收成,棉花收入6,700多元。固安县象这样的科技户就有1,200多户。
学科学用科学,青年农民走在前头,许多科技户都是年轻人当家。全县组织了1,200多个青年技术服务队。他们举办青年之家,定期召开科技专题讲座和讨论。去年,这种讲座办了50多场,几乎场场都是满座。在公社科技站或是农民科技户的家里,学习询问技术的人络绎不绝。全县有17个科学技术咨询站,一年来接待农民6.7万多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2.8万多份。过去喊破嗓子没人听的技术措施,现在农民追着技术人员学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