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懂科技人当领导 农业生产步步高——记农学院毕业的清江县委副书记兰启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1-27
第2版()
专栏:

懂科技人当领导 农业生产步步高
——记农学院毕业的清江县委副书记兰启太
本报记者 赵相如 本报通讯员 傅汉清 陈进军
1981年春上,江西省清江县委新的领导班子在一阵热烈掌声中正式选举产生了。1962年江西农学院本科毕业生兰启太当上了县委副书记。他是一个身材不高、肤色黝黑的中年人,几十年来和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小种田;读完大学当了农技员;两渡重洋去苏丹、塞内加尔搞农业;回国后当了县农业局副局长,主要抓农业;如今又是分工管农业。兰启太说:“以前,80%的时间我蹲在乡下,全县264个大队、3,218个生产队我都去过。如今工作忙了,我只有用一半时间蹲到乡下了。”他已经搜集到清江县三十年的气象资料、水温和土质资料。对于清江县的自然环境,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目前全县87%生产队包干到户,3%生产队包产到户。面向千家万户,工作千头万绪,抓农业的县委书记该怎么办呢?兰启太认为:满足开大会贯彻、开小会传达是不行了。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政策定了,就要靠干部去推动。他向县委建议:针对不同形式的责任制,常委分工下去,分片分类包干,帮助基层组织抓班子、出点子、闯路子。
他自己来到了洲上公社小洲大队第五生产队。这是一个稻、棉、柑桔各占三分之一的混作区,一共30户,耕地180亩,生产一直上不去。在帮助群众健全了责任制之后,他找老农谈心,和社员交心,摸清了以往生产上不去的问题是缺乏科学种田的一整套办法,结果出现了水稻的成穗率和结实率不高,好禾没有好产量;棉花的成苗率和成桃率不高,好苗没有好结果;柑桔的座果率不高,落花落果严重。他耐心地给大伙讲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然后把全队稻棉种子全部更换,从县良种公司和宜春地区棉花原种场换进了良种1,700多斤,使早稻、棉花实现良种化。在这个基础上,他抓培育无病壮秧,棉花搞育苗移栽,使90%的社员户一次全苗,改变了多年难过的全苗关。
兰启太大抓科学种田,也有人不信服,队长皮火根就是一个,他是个作田行家,对兰启太说的做的有怀疑。兰启太要了三分田种棉花,和皮火根的自留地只隔一条公路。皮火根也悄悄种上了棉花,要比个高低。为了争这口气,皮火根起早摸黑,精耕细作,还跑了四五里路到临江镇去买人粪尿。乍一看去,他的苗势很旺,长相比兰启太的好上几倍。他喜洋洋地想:“看你怎么个胜利法!”可是秋后摘下棉花一过秤,要比兰启太的少收三分之一。皮火根服气了:“蛮干不如巧干,老办法不及科学种田哪!”
兰启太蹲点的小洲五队,稻、棉增产一倍左右,柑桔增产50%,人均收入(集体部分)由99元增到217元。1982年,兰启太蹲点的五个公社,尽管遇到百年罕见的大水灾,由于抓了责任制和科学种田,五个公社都增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