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弯子”从何而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1-27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弯子”从何而来?
田音
在农村的大变革中,有些同志曾经思想不通,后来在实践面前觉醒了。现在仍有些同志,面对势不可当的变革潮流,心存疑虑,犹豫徘徊,对不断出现的新事物,例如责任制,一直怀疑“姓社还是姓资”,总说什么“转不过弯子来”。
且听听农民对这场大变革的说法。有些农民说:“政策数这四年好,干劲数这四年高,心气数这四年顺,吃的数这四年饱”。更有些农民说:“‘文化大革命’迷了路,学大寨偏了路,三中全会正了路,十二大后越走越顺路。”这是亿万农民对农村大变革看法的概括。显然,农民感到路子对头,也就没有“转不过弯子来”的苦恼。他们怕的是变回去,走过去的老路。
有些干部“转不过弯子来”,应得农民的一句话,这就是群众“怕变不怕富”,一些干部“怕乱不怕穷”。这个“怕乱”,无非是留恋老套套,固守老框框。说来说去,就是“不怕穷”,不想群众之愿富。思想上如此与群众大异其趣,当然就总觉得路子不对,也就总“转不过弯子来”了。
衡量政策好或不好的标准,是看这一政策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富裕,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看待改革,看待各项工作,也都应以这为标准。如舍此而辨是非,是非难清,且会有碍改革大业。希望仍“转不过弯子来”的同志,吸取教训,面对改革潮流,要跟得上,跟得好,做改革的促进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