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青海邀请外地专家讲学 促进了当地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1-27
第3版()
专栏:

青海邀请外地专家讲学
促进了当地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本报讯 记者俞位海报道: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从1980年开始,有计划地邀请外地专家、学者来青海讲学,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据统计,三年中外地到青海讲学的专家、学者共170多人(包括国外学者10多人),共讲学4,800多个学时,参加听课的近10万人次。来青海讲学的专家、学者们针对青海自然科学各学科发展情况,生产、科研、教学中的问题,以及青海科技人员的需要,讲理论,看现场,传技术,使青海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使在基层工作不能经常外出的人耳目一新,获得了新的信息,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术,在学术思想上受到了启发。近年来,在讲学活动的推动下,青海科技人员撰写的学术论文不仅数量增多,而且质量也有所提高,还出现了许多同外地专家合写论文的好现象。
这种讲学活动还为当地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些疑难问题。青海毛皮制革学会邀请我国皮革专家、天津市皮革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顺生来西宁讲学15天。他结合青海牦牛皮的结构特性讲了制革理论,并到西宁市皮革厂传授技术,提高了皮革剥层技术,片皮由二层提高到三层,仅此一项就使这个工厂当年增加产值13万多元。
引进和学习新技术,也是讲学活动的重要收获。青海是心脏病高发区。省医学会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请外地专家帮助开展心脏外科手术,取得了显著成绩。1981年,北京阜外医院副研究员薛淦兴等来指导开展心脏手术,共做20例,其中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9例,例例成功。这些活动使青海心脏手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省医院和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都成功地治愈了许多患者。1981年6月至1982年8月,仅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与省高原心脏病研究所合作,就成功地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几十例。手术后的许多病人康复情况好,有些已参加正常的劳动和工作。
通过讲学活动还培训了人才,促进了教学。去年,北京化工学院副教授沈松源,给青海大中学校218名化学教师讲解了中学化学教材发展趋势、教学方法等问题,扩大了教师的知识面,对全省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促进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