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访玻利维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1-28
第7版()
专栏:玻利维亚通讯

访玻利维亚
新华社记者 吴永恒 徐发兴
正当西莱斯文人政权执政100天之际,记者来到玻利维亚采访。抵达首都拉巴斯的当天,新总统刚刚任命了四位新部长,从而初步克服了执政以来的第一次内阁危机。
从海拔4,000米的埃尔阿尔托国际机场往下看,坐落在山谷中的拉巴斯城正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城里顺山势起伏的狭窄的街道上,车来人往,秩序井然。墙壁上贴着的一层层“要民主”、“反独裁”以及号召罢工等的标语口号已经斑斑剥落。商店里传出的音乐声和沿街小贩的叫卖声,代替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枪声。在总统府门前,只有两个年轻的士兵在站岗,他们的神态倒有些悠闲自在。
刚到下榻的旅馆片刻,天空中的阳光突然消失了,顷刻间,一场瓢泼大雨下了起来。一位当地人对我们说:“这里的天气瞬息万变;这里的政府也是这样,一个小时就可以换一次。”
玻利维亚是世界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国家。从1825年独立以来,这个拉丁美洲国家究竟有过多少届政府,恐怕很难找到确切的数字。但是,平均每年至少有一届多。仅在1978年以来的四年多期间,先后就有10个人当过这个国家的总统。
去年10月,由左派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左派革命运动以及玻利维亚共产党组成的人民民主联盟,建立了以西莱斯为首的文人联合政府,结束了这个国家连续十八年的军人统治。新政府成立以来,颁布了一系列经济紧急措施,取消了宵禁,更换了军队的领导。在长期动荡的局势下生活的人民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是最近,内阁中又出现了分歧,左派革命运动的6名部长退出了内阁,使玻利维亚政局又出现了乌云。对新政府100天来的成绩,众说纷纭,但共同的愿望是民主进程要继续下去,国家要安定和发展。
一位饭店职员对记者说,从去年10月以来,老百姓在政治上的自由多了。在过去军政府时期,晚上9点开始宵禁,军人可以随便搜查行人,闹得人们下班晚了不敢回家,现在不用担心了。
一位进口商告诉我们,三个月前,官价1美元换44个玻利维亚比索,现在是1美元换200个比索,而且控制很严,为了买卖和进口商品,只好到黑市上以380比索换1美元的高价去购买美元。这样,店里的商品销售价格也只好提高。比如,中国产的凤凰牌双梁自行车很适合在玻利维亚高原地带使用。过去,每辆卖4,000至5,000比索,连印第安人都爱买。现在提价到4万比索一辆,这样,很少有人敢来买这样的“奢侈品”了。因为,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才8,000多比索。在同记者谈话的半个多小时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光顾他的商店。
送记者到旅馆的出租汽车司机说,这届文人政府是选举产生的,现在人民对国家的前途有信心了。他说,玻利维亚是个非常富庶的国家,有金、银、锡等各种矿藏,人民是勤劳的,但唯一缺少的是政治和秩序的稳定。他说,玻利维亚是个不发达国家,需要发展,人民要工作。过去,总是军人执政,你上台,我下台,很不安定。现在开始了一个实现安定的过程,虽然仍有不少问题,但总会克服的。
一位常驻拉巴斯的外国记者认为,玻利维亚眼下不会发生政变。“因为,当时迫使军人把权力交给文人的那些条件仍然存在。”
记者走访了一位政府高级官员,这位不愿意公开自己身份的官员说,迫使军人交权的几个因素无非是:国内经济濒于破产;人民强大的反抗运动;国际上的抵制;军政权威信扫地。但玻利维亚人民特别是工人阶级的斗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说,对于玻利维亚来说,几个政党联合执政,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虽然缺乏经验,但问题正在解决,国家会沿着民主进程继续发展。他补充说,新政府成立后,军队内部进行了调整、改组,换上了“护宪派”担任领导,他们是赞成实行民主的。
玻利维亚目前的局面是来之不易的。稳定和发展的确是这个国家人民的共同愿望。这就是我们在采访中取得的主要观感。(新华社拉巴斯1月25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